原標題:中國非遺保護數據庫正式上線
我國非遺保護進入數字化時代,旨在更好地保護和搶救瀕臨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9日,由中山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國非遺保護數據庫、中國俗文學文獻數據庫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皮書》新書發布暨非遺保護研討會”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辦。
記者在會上獲悉,“中國非遺保護數據庫”的數據資源來自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宋俊華教授團隊收集的珍藏史料文獻,包括田野調查的圖片、筆記與音像,傳承人資料以及皮影戲相關的研究專著及論文等。目前,數據庫共包含非遺項目、史料文獻、研究專著等11類資源,數據庫總容量達276G。數據庫按資源類型進行欄目劃分,包含史料文獻、影卷、影偶、傳承人等七大欄目。
“中國俗文學文獻數據庫”的數據資源來自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黃仕忠教授團隊編纂的《子弟書全集》,以及來自其他學者及研究機構的學術資源和互聯網資訊等。一期工程利用技術手段對子弟書基礎曲目、相關研究成果等各類資源進行整合,建設子弟書專題數據庫,為子弟書研究提供先進的輔助手段。目前,此數據庫包含基礎書目、研究成果、研究學者、學界資訊四大子庫。其中,研究學者欄目收錄了海內外以子弟書為研究對象或相關領域的學者信息及個人成果,一期工程收錄5人,二期工程將繼續擴大收錄范圍。
今后,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將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將繼續深入開展這兩個大型數據庫的合作建設,利用數據采集、文獻資源管理等專業的知識服務技術,對多來源、多類型的資源進行整合,提供先進的學術研究輔助,實現系列學術成果快速轉化。(記者 葉青 通訊員 何研)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