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老齡辦:政府、社會、家庭等共同應對人口老齡化合力尚未形成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朱耀垠6日在北京指出,老齡工作體制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基層工作力量不足,政府、社會、家庭、個人等方面共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合力尚未形成。
當日,中國老齡協會、中國人民大學和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共同主辦的2017金磚國家老齡會議在北京舉行。朱耀垠在作主旨演講時作上述表示。
朱耀垠指出,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老年人口規模大。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過兩億的國家。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約占屆時亞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二是人口老齡化增速快。從2000年到2050年,全球人口老齡化水平將上升12個百分點,而同期中國人口老齡化水平則上升24個百分點。三是應對任務艱巨。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是在尚未實現現代化、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進入老齡社會的,具有“未富先老”的特點。
同時,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與工業化、城鎮化相伴隨,與家庭小型化、少子化相疊加,與經濟發展新常態和社會轉型相交織,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任務異常艱巨。
此外,老齡事業發展與廣大老年人的期盼還有不小差距,社會養老保障水平較低,失能、失獨和農村留守老年人養老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較多;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些關鍵制度和服務體系建設還相對滯后;養老服務業發展不平衡問題仍較突出,農村養老設施和老齡服務供給不足。
朱耀垠說,當前,中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按照普惠和特惠相結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專項制度安排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強化老年人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特別是加大對困難老年人的社會救助和精準幫扶力度,解決好他們生活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確保這部分老年人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他表示,在全面評估和有效分析的基礎上,精準對接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進一步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重點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積極開展“互聯網+養老服務”行動,推動社區服務、養老服務向家庭延伸,促進養老服務供給的便利化、智能化。(記者 張希敏)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