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科學技術部:202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超60%

2018-03-30 14:55: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202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超60%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202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超60%

圖為:2018年全國農業農村科技工作會議現場 錢晨菲 攝

29日,2018年全國農業農村科技工作會議在浙江杭州召開,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徐南平在會上表示,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發展的目標是在2020年取得鄉村振興重要進展,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完成;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農業科技創新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

據了解,中國作為農業大國,目前仍有5.8億人生活在農村,城鄉差距大,農村人居環境狀況堪憂。“外面像個村,進村不是村,老屋沒人住,院荒雜草生”的陳規陋習盛行。農業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短板,實現鄉村振興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農業現代化離不開科學技術。”徐南平表示,鄉村振興實質上是現代化建設的過程,現代化則是科技進步的產物。

為此,政府大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縱深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共成立了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4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46個,省級農業科技園975家。

科學技術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杰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農業農村科技成就顯著。“自2014年起,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經費11.8億元(人民幣,下同),共支持中西部23省區選派科技人員66525人,培養各類科技創新人員9743人,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直接送到農民手中。”蘭玉杰如是說。

此外,縣域創新驅動發展也邁上了新臺階,涌現出了如江西井岡山、寧夏鹽池縣、浙江新昌縣等一大批典型案例。

以浙江省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為例,該村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是較為典型的農業村。近年來,魯家村圍繞“田園變景區、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的目標,打造星創孵化平臺,共引進創客團隊18家,并與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建立合作關系。經過創建孵化,該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2011年的1.8萬元到2017年的333萬元,村集體資產從2011年的不足30萬元發展到如今的2億元。

雖然農業農村科技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徐南平坦言,中國仍有2640萬貧困人口尚未脫貧,農業農村發展面臨著土地產出率低、勞動生產率低、科技供給水平低等問題。

為了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對鄉村振興的支撐作用,徐南平表示:“2018年將進一步研發部署,搶占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制高點,在建設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同時繼續推進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打好科技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記者 方堃 實習生 錢晨菲)

標簽: 貢獻率 農業科技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