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手機” 唯品會售后:手機寄回才退款

2018-11-14 11:08:42      來源:河南公共頻道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見面會就這么轟轟烈烈地過去了,小伙伴們的錢包還好嗎?

坐等狂歡節24點整心心念念秒搶的小寶貝,搶到了嗎?

就在你付款成功的那一剎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網上購買的貨物就開始“豐收”了!

但是,小伙伴們也要注意,網購雖然讓你體驗到便利、快捷、心情爽,但也很有可能讓你遭遇“假貨”、“騙局”。

這不,有一位女士花7000多,在唯品會購物平臺上買了一部蘋果手機,結果卻收到了一個手機模型,而且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售后也一直沒有解決此問題。

究竟怎么回事?一起來看

求助人丁女士說,她在唯品會上花了7000多元購買了一部蘋果手機,收貨后卻怎么也打不開機。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丁女士給特派員展示了當時他們一家人在屋里拆這個快遞的監控視頻,證明這個手機就是唯品會送來的。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來到蘋果售后詢問,卻被告知這個手機是一個非原裝手機。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丁女士之后打了唯品會的售后電話反映這個問題,但售后方卻要求她把手機寄回去才給退款,并且快遞運費要丁女士自己來出。丁女士不同意,唯品會售后也一直沒能解決此問題。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特派員了解情況后,和丁女士一同聯系了唯品會官方物流,送貨員表示讓丁女士繼續等待,具體處理結果會有專人回復。隨后,丁女士又聯系了唯品會400客服,客服依舊表示事情已經在處理,要等專人回復,現在還沒有查出具體原因。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部 李主任表示,無論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唯品會都應該負全責,應當按照消費法規定,退一賠三。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李主任表示,下一步他們會加緊聯系唯品會,如果對方一直沒有給答復,他們將代表消費者對唯品會提起訴訟。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在唯品會平臺上買的東西,而且是唯品會自己的物流送貨,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個環節了呢?

查了將近一個月,還沒有查出原因嗎?

希望唯品會能夠盡快給消費者一個說法,不要讓消費者一直等下去!

看了丁女士的網購事例,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如果接下來你在網購中遭遇假貨、騙局,權利被侵害!怎樣能夠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呢?

在這里,教你幾招“秘訣”:

1、網上買到假貨,起訴誰更方便?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遭遇假貨,既可以向銷售者索賠,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索賠,還可以要求兩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實踐中,為維權方便,消費者一般選擇起訴網絡交易平臺。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銷售平臺做被告是有條件的,在以下三種情形下消費者可起訴網絡交易平臺:

①網絡交易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信息;

②雖能提供信息,但網絡交易平臺對消費者作出更有利的承諾;

③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利用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且未采取必要措施,則消費者可要求二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網購遇到假貨,去哪兒起訴更方便?

根據民事訴訟法,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

同時,最高法院也明確規定,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不出家門”就讓違法者遭到制裁。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3、“一經拍得,概不退貨”規定是否有效?

在網絡購物中,格式條款比較常見。比如“一經售出,非質量問題不得退換”“一經拍得,不退不換”等。

此類格式條款,一般應為無效,因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7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上述條款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4、遭遇“買家已付款,賣家不發貨”怎么辦?

消費者下單購買商品,并已支付貨款,商家卻稱未對消費者訂單進行確認,合同尚未成立,消費者無權要求發貨。遇到這種情況,法院要根據個案詳情綜合判定。

比如,消費者在下單時,商家提供的選項里對產品的型號、顏色、大小、數量、性能等細節均有明確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下單請求和支付貨款的行為經過系統確認有效,則合同確立,賣家需履行提供商品義務。

拆開快遞傻眼了 女子7000元買個手機竟是“模型”

5、網購商品與商家宣傳不一致怎么辦?

網購中,商家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總的判斷原則是,若商家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買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若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則消費者有權要求退貨退款和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賠償。

6、怎樣維權才能耗時少、成本低?

由于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的多是食品、服裝、日用品等價值不是太高的商品,發生爭議時,如何維權才能耗時較少、成本較低?成為困擾消費者的一大難題。

當前,國內一些大型網購平臺正在逐步建立第三方爭議調解機制,即邀請知名法律專家、電子商務專家擔任調解員,協調買賣雙方通過解決爭端,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該項服務。

您遭遇過網購騙局嗎?如果有,您是如何維護自己消費權益的呢?

標簽: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