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銀行的股東對銀行經營的回報率依然不夠理想。
截止到2月12日,20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18年業績快報。21世紀經濟報道比對發現,其中17家銀行均出現加權ROE(凈資產收益率)下滑,僅有招商銀行、上海銀行、江蘇紫金農商行略有回升。
鄭州銀行下滑最快
加權ROE衡量的是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質量,主要受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和杠桿水平等因素的影響。
據記者統計,公開2018年業績快報的20家銀行的銀行加權ROE均在8%-19%的范圍內,招商銀行、長沙銀行、成都銀行、貴陽銀行這4家高于15%,吳江銀行、張家港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江陰銀行這5家地方銀行則低于10%。7家股份制銀行均在11%以上,而不同城農商行之間差異較大。
此外,大部分銀行加權ROE延續了前一年的下滑,比如股份行中5家都比上一年下滑了1個百分點以上。而上市銀行中鄭州銀行變化幅度最大,從2017年末的18.82%跌落到9.94%,下滑了8.88個百分點。與此相對應的是鄭州銀行的業績變臉,2018年凈利潤為30.34億元,同比下滑29.1%,不良率2.47%,較2017年底上升0.97個百分點。
鄭州銀行方面解釋稱,去年四季度將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貸款并足額集體撥備,同時將撥備覆蓋率維持在監管要求的150%以上,因此造成全年業績下降。
至于招商銀行等三家銀行的ROE回升,特別是招行的ROE原本就處于高位,是因為其營收增速總體仍保持快速增長,而凈利潤增速為14.84%,還高于營收增速,同時區別于同業,不良有所下降。招行的整體業績回暖較為強勁,帶動ROE連續兩年上升。
加大撥備計提或為主因之一
對于大部分銀行ROE在2018年的持續下降,興業研究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孔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一般有三個原因:
一是一次性的會計處理原因,如有些銀行優先支付股息出現的自然調整;
二是去杠桿以來很多銀行的資產結構和配置方向出現一些變化,把高收益但是合規方面存在瑕疵的資產替換成了收益偏低、安全性高的資產,比如國債和票據;
三是在經濟下行周期,銀行計提撥備的意愿增強。
“銀行的利潤是與經濟增長相匹配的,在經濟差的時候一枝獨秀或經濟好的時候特別差都很罕見。”孔祥稱。
21世紀經濟報道曾經報道,銀監部門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控制四季度利潤增速,讓利民企降低貸款利率,并充分暴露風險,加大撥備計提,客觀上都會對ROE造成影響。有些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較高,第四季度突然轉向,也有加大撥備計提的因素。
縱觀全球,中國銀行業的ROE處于較高水平。麥肯錫咨詢1月發布的《2018全球銀行業年度報告》顯示,近5年全球銀行業ROE一直徘徊在8%到9%之間,銀行業難以收回股本成本,在超低利率與嚴監管的新環境下,全球大多數地區的銀行業利潤率呈下降趨勢,難以找到利潤可觀的新業務模式。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中國銀行業ROE不僅相較于美國等直接融資為主的國家更高,與國內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相比也是較高的。其原因在于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杠桿率較高,而在去杠桿、壓縮同業理財的環境下,加上凈息差下降、凈利潤增速下滑,ROE被壓縮是常態。
孔祥表示,美國是高度成熟的市場經濟體,銀行業ROE會比較接近自然增長率;而日本和歐洲處于低利率環境,凈增長較慢,拉低了全球銀行業ROE水平。他認為,中國的增長潛力強于美國,長期來看,美國銀行業ROE的中樞在8%-10%之間,而中國的中樞在10%左右。
“但中國銀行業ROE還存在可以提高的機會,如果給予充分的風險溢價機會,中國銀行業的息差可以進一步提升。”孔祥稱。
董希淼認為,未來銀行業ROE繼續下滑的概率較高,其中,資產負債結構為貸款占總資產比重較小的銀行沖擊更大一些。
另外,從城、農商行的角度來說,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城商行同業負債擴張較快,2017年受到的影響很大,2018年由于同業負債成本不貴相對得到舒緩;農商行資產負債結構符合監管導向,60%以上的資產是信貸,但之前跨區域經營受到監管約束,再加上農商行很多業務受到區域經濟影響,因此可能會在2019年拖累其ROE數據。(記者 周炎炎) 轉自:中華網河南
標簽: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