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范華扎根村小37年 從教生涯濃縮進500張寸照

2017-09-11 18:27:47      來源:華西都市報

教師扎根村小37年 從教生涯濃縮進500張寸照

“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

這是內江市東興區永興鎮玉河溝村小學教師范華的座右銘。

今年53歲的范華是土生土長的永興鎮人,自16歲到玉河溝村小學任教開始,他一干就是37年。

37年前

出身教師世家

扎根故土村小

微胖的身材,黑白相間的頭發,嚴肅又不失親切的笑容……

9月6日上午,記者在東興區永興鎮玉河溝村小學見到了范華,他正陪著學生們一起跑步。

今年53歲的范華從1980年參加工作至今已有37年,他的父親就是一位教師,所以當年剛初中畢業才16歲的他就頂替了父親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教師,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他們兄弟四人都成了教師,后來他的三位嫂子也是教師,可謂教師世家。

“當年我頂替我父親的工作,其實是在條件更好的另一所學校,但是我想我是玉河溝村的人,所以我應該回到我的家鄉,所以我來了。”當年,他還是一個懵懂少年,玉河溝村小的老師非常緊缺,都是支教代課老師,一位專職教師都沒有,所以范華既當語文老師,又當數學老師,還是音體美全能老師;既做管理員,又做炊事員,保證了教學的正常進行。

不是科班出身的范華深知在教學上的弱項,所以從參加工作起范華就沒有放棄過對教育知識的學習,在范華的書架上,記者看到了80年代出版的《語文基礎知識》及各種教育參考書籍,在他的筆記本里記滿了《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書籍的經典詞句和自己的感悟。

37年間

獲20余個獎勵

教出500余名學子

“這四個本子上記載了我所有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個筆記本上都是我學生的照片和我做的筆記。”范華小心地拿出四本已經泛黃的作業本和一本陳舊的筆記本展示在記者眼前,這是范華與學生之間聯系的紐帶,在筆記本上記者看到了多屆學生的寸照,從1996年的黑白照到2017年的彩色照,這不僅僅是一張張簡單的照片,也是范華對學生們最深沉的愛。

37年的教書生涯,范華教出了500多名學生,“他們有的從政、有的當了醫生、有的當老板在各行各業都有建樹,但最多的還是當教師。”說到這里,范華露出開心地笑容,受到他的影響,他的學生很多都喜歡上了教師這個行業,對此范華感到很驕傲。

在范華的收藏柜里,除了幾本筆記本外,最多的就是他的獎狀,包括“四川省優秀鄉村教師‘怡和燭光獎’”等在內總共20余項,其中一些獎狀因為年代久遠甚至已經泛黃。

在八九十年代,由于當地生活條件艱苦,有的農村家庭無法承擔學生的學費,范華省吃儉用,用微薄的工資幫助學生墊繳學雜費,并買來兔、羊送給困難學生幫助發展養殖業,讓很多學生最終圓夢校園,至今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回來看望范華。

37年后

初心未改

他還是4名學生的班主任

如今的范華在玉河溝村小帶了兩個班,一個四年級和一個一年級,其中作為班主任的一年級班級只有4名學生,雖然這里的生源相對較少,但學校的發展越來越好,現在玉河溝村小的基礎設施健全,學校還有專門的食堂為學生提供營養午餐,而范華的妻子郭瑞友就在里面工作。

永興鎮是東興區最邊遠的鄉鎮之一,而玉河溝村又是永興鎮最邊遠的村之一,這些年來,永東鎮中心校曾多次要調他到鎮上去,但他總是舍不得這個村小和學校的孩子們,他說:“我走了這些學生怎么辦啊,只要還有學生我就要干下去。”

“在學校里,范華一直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個,他就是一個工作狂。”玉河溝村小大隊輔導員胡鴻與范華共事已經30年了,他表示范華在工作上任勞任怨,對學生對老師都非常好。語文教師陳曦在2013年來到玉河溝村小,并與范華搭班至今,“范老師對學生和對工作的態度極大的影響了我,我一直以他為榜樣。”

范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學校里,而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給了妻子,“他經常早上不吃早飯就到學校去,每天晚上備課、改作業要忙到11點半,有時候甚至到12點半,我說他他也不聽。”說起范華,郭瑞友很無奈,但他是為了學生,所以郭瑞友依然支持并幫助范華。

“扎根村小苦樂多,甘為人梯我不悔”這是范華內心的寫照。(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馬夢飛 攝影報道)

標簽: 村小 生涯 教師 范華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