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生資助連續第十一年實現“四個增長”
教育部新聞辦今天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學生資助工作進展情況及成效。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建斌表示,去年我國學生資助工作取得新進展,學生資助連續第十一年實現“四個增長”。
馬建斌介紹,2017年,全國各教育階段累計資助學生規模近9600萬人次,增幅5.09%;全國資助資金總額突破1800億元,增幅11.45%;各級財政共投入資助資金超過1200億元,增幅9.15%,高出同期GDP增速(6.9%)兩個多百分點;國家助學貸款、學校投入、社會投入超過670億元,增幅15.87%,占當年資助資金總額的35.68%。
具體到各個學段,學前教育的資助增長幅度最高,資助金額達到93.20億元,比去年增長36.7%。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資助分別增長8.48%、15.7%、9.98%和9.93%。此外,2017年,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全部享受了免學雜費政策和國家免費教科書政策,有3700萬學生享受了營養膳食補助。
馬建斌指出,2017年高等教育階段資助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實現了高等教育學生資助“無縫銜接”。 預科生被納入高等教育資助范圍,落實民辦高校同等資助政策,國家助學貸款實現了高校、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會計學院等培養單位全覆蓋,實現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研究生、預科生全覆蓋。
據了解,2017年,教育部會同財政部聯合啟動“全國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年”活動,督促指導各地各校從管理制度、監管責任、資助程序、資金管理、信息管理和機構隊伍等6個方面加強規范化建設。在對12個省份重點抽查后發現,各地各校規范管理的意識普遍增強,規范管理水平普遍提高。
馬建斌最后表示,2018年學生資助工作將從抓好“精準”發力,一是實現資助對象精準,指導各地各校通過系統比對、調查走訪、大數據分析、同學評議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機制;二是實現資助標準精準,根據不同學生的受助需求實行分檔資助;三是實現資金發放精準,改革完善助學金發放機制和發放辦法,充分利用現代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此外,還將在“學生資助管理規范年”活動基礎上,組織開展“回頭看”,督促各地各校抓好整改,推進學生資助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孫競)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