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馮常軍:冬奧逐夢 從U型池轉項單板大跳臺

2017-12-29 10:52:01      來源:新京報

馮常軍 冬奧逐夢 毅然轉項

馮常軍轉項只有兩年時間,2018平昌冬奧會對他來說稍顯遙遠,他的最大目標是北京冬奧會拿到參賽資格。

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2022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的目標之一是全項目參賽。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并不小,諸如鋼架雪車、單板大跳臺等很多項目,在中國起步較晚,甚至并未開展。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取得突破,跨項選材成了一個重要途徑。兩年前,馮常軍告別練了9年的單板滑雪U型池,轉項至單板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隊。

平昌雖然近在眼前,但對馮常軍來說稍顯遙遠。今年,他看清了自己和高水平選手的差距,并給自己定下了目標,那就是希望2022年有機會在家門口參加一次冬奧會。

轉戰

從U型池轉項單板大跳臺

12月21日,國際雪聯單板滑雪U型池世界杯決賽在崇禮云頂滑雪場進行,劉佳宇、蔡雪桐、李爽、邱冷4位姑娘躋身決賽。

離云頂滑雪場25公里外的崇禮縣城,中國單板大跳臺運動員馮常軍正在宿舍看比賽直播,之前他剛從富龍滑雪場訓練下來,還來不及洗澡,“朋友圈看到了,知道比賽還沒結束,就趕回來看看。”

兩年多前,馮常軍從單板滑雪U型池轉項到了單板大跳臺項目,劉佳宇、蔡雪桐這些U型池選手都曾是他的隊友。

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后,中國代表團的一個目標就是全項目參賽。基礎薄弱的中國冬季運動,諸如鋼架雪車、單板大跳臺等很多項目并未開展。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取得突破,跨項選材成了一個重要途徑。

2015年,馮常軍正式成為第一批中國單板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選手,該項目國家隊去年7月成立。之前,他練習單板滑雪U型池已有9年。

決定轉項時,馮常軍說確實“猶豫過”,但不久就發現這個決定是對的,繼續在U型池發展空間不大,單板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項目則給了他全新的目標。

“之前練U型池時,也不是只練U型池,偶爾也會去滑高山,見到一些臺子也會去試一下,不過沒有深入了解這個項目。轉項過來后,才發現它比U型池還要難。”馮常軍稱,坡面障礙技巧中也有U型池的單壁,跟單板大跳臺有些接近。

挑戰

中國選手表現力相對較弱

與U型池相比,單板大跳臺滯空時間更長,轉體難度更大,這是馮常軍如今面臨的最大挑戰。

一個月前在北京結束的沸雪單板大跳臺世界杯中,首次參賽的馮常軍僅列第41位。“賽前準備了很長時間,但跟他們在難度和穩定性上差距太大了。”馮常軍直言,自己在沸雪做的這些動作,在國外選手那里幾乎都是些過渡動作。在他看來,要想完成國外選手的動作,還得至少兩年。

之后,馮常軍去美國參加了一站世界杯賽。“一共57個人,我是第37名。”談到成績時,馮常軍有些不好意思。

“差距主要還是在難度上,我們很少練那么大的臺子,都是從小臺子慢慢滑。”目前,中國單板大跳臺隊正在崇禮富龍雪場集訓,最大的臺子只有12米,“松花湖那邊會大一點,坡面障礙技巧的第3個臺子好像是21米,大跳臺是23米,已經很接近世界水平了。”

由于明年是冬奧會年,國家隊今年的參賽數量明顯增多。跟國外選手比得多了,馮常軍很清楚自己差在哪兒,“周數還是得上去,最好是空翻加上轉體。咱們這邊國內水平比較正一點,轉體看上去比較統一。國外選手一般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得分也會比較容易。”與U型池一樣,單板大跳臺也是一項炫酷的運動,很多動作都是選手自由發揮。受性格、技術、環境等因素影響,中國選手在這一方面的表現力相對較弱。

決戰

為2022冬奧資格全力一搏

雪上項目,特別講究雪上感覺。為了延長隊員的雪上時間,國家隊錯季節去國外訓練。

“國內的雪上時間差不多有3個月,之后會去美國、芬蘭、新西蘭等地,差不多也有3到4個月。”今年6月,馮常軍隨中國隊去美國俄勒岡練了一個月,“剛好是雪季晚期,雪質軟,比較適合我們學習一些新動作。雪太硬的話,做一些不成熟的動作時容易受傷。”

目前,這支國家隊有6男6女,多是從U型池、空中技巧轉項過來的。為了盡快提升隊員技術,國家隊聘請了2012年芬蘭全國冠軍曼米寧來華執教。新京報記者一個月前去北體大探班時,曼米寧是這樣介紹中國隊現狀的,“最大的差距就是對手練了15年,我們才練了1年。”馮常軍說,外教水平很高,技術上帶來很多革新,“他看著挺柔弱、挺靦腆的,但他的很多動作我們現在還做不出來。”

跟其他冬季項目不同,馮常軍實際上是在練兩個項目,國家隊全稱是中國單板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國家隊。按照國際雪聯規則,選手在坡面障礙技巧的積分和排名可以去比單板大跳臺,但單板大跳臺的積分不能用在坡面障礙技巧上。所以,只要水平夠,完全可以參加冬奧會兩個項目的爭奪,“像馬克·莫里斯他們兩項都可以參加,坡面技巧很厲害,大跳臺就更不用說了。”說這話時,馮常軍有些羨慕。

面對平昌冬奧會,中國單板大跳臺還在為參賽名額努力。對一支成立1年半的隊伍來說,能去平昌并不輕松。馮常軍把目光放在了北京冬奧會上,“我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參加2022年冬奧會,不枉運動員這個職業。”

冬季之變

中國冰球海外選拔

2017年3月,中國冰球啟動了2022中國冰球行動計劃,此后改革措施頻頻。2017年6月,中國國家冰球隊海外選拔營在加拿大溫哥華和多倫多進行,共有118名男選手和71名女選手參加,絕大多數是在北美打球的華人華裔選手,這與國家隊傾向于歸化華裔球員的初衷相契合。

這之前,冰球國家隊在北京進行了全球選拔營,這是中國冰球史上首次公開選拔。

國內賽事海外舉辦

2017年10月,首屆全國雪車錦標賽在加拿大卡爾加里進行,共有9個省市的21名選手參加。這是冬季項目第一次把全國錦標賽放在海外進行,這也是為備戰冬奧會創造條件發展項目、深化體育賽事改革的創新之舉。

2015年底,中國雪車、鋼架雪車國家隊組建,隊員多是從田徑、舉重等項目轉項而來。之所以把全國比賽放在海外,主要原因是國內沒有標準的雪車賽道。目前,全球僅有15條標準雪車賽道,正在延慶修建的是第16條。

專題采寫/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標簽: 馮常軍 冬奧會 轉項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