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第五屆“廬陽·志邦杯”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混雙賽在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開幕。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
協會實體化 運作市場化 競技多樣化
圍棋 變局之中尋妙手
1月1日,世界圍棋等級分排名更新了最新一期榜單,韓國棋手樸廷桓以3640分高居首位,中國棋手柯潔以9分之差緊隨其后。一個月之前的圍甲收官戰,柯潔負于江維杰,樸廷桓擊敗范蘊若,雙方“隔空爭鋒”后,延續了38個月之久的世界圍棋“第一人”之位終于易主。此后兩人交替領先,可以預見未來的榜首之爭將呈現拉鋸之勢。
中、韓兩位領軍棋手的排位較量,可謂2017年圍棋世界風云驟變的鮮活注腳。這種變化,不局限于競技格局的調整,抑或新陳代謝的加速,而是源自項目定位、發展路徑、改革思路、市場布局等變化推出的一系列革新舉措。面對機遇與挑戰,領跑的中國圍棋站在了再出發的新起點。
棋壇“三國殺”更激烈
2017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頒獎盛典上,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代替正在新奧杯鏖戰的柯潔,上臺領取了最佳非奧運動員獎。這也是圍棋項目首次獲得此項殊榮。幾天后,柯潔以3∶2戰勝彭立堯,捧起了個人職業生涯第五座世界冠軍獎杯。中國棋手之中,除了“八冠王”古力,無人有此傲人戰績。
對于20歲的柯潔而言,早早攀登到頂峰后,卻在過去一年體味到“過山車”般的滋味。“人機大戰”后驚人的22連勝,一度讓棋迷感慨柯潔已然“人間無敵”,但下半年他狀態起伏不定,甚至出現連敗,在唯一闖入的世界大戰決賽中,也險些被對手翻盤。不過,在業內看來,少年王者要追趕前輩大棋士的腳步,這是必須經歷的磨練。
中國圍棋的高光時刻,從來不在于一枝獨秀,而在于百花齊放。2017年新增的3位世界冠軍都是“90后”:LG杯,23歲的黨毅飛從預選賽一路殺入決賽奪冠,捅破了多年的“窗戶紙”;春蘭杯,24歲的檀嘯決賽戰勝韓國名將樸永訓,一洗國際大賽難邁過八強門檻的尷尬;三星杯,19歲的辜梓豪上演大逆轉,成為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冠軍。此外,連笑加冕天元、名人兩大頭銜,新星謝爾豪闖入新一屆LG杯決賽……這無疑是中國圍棋人才厚度的進一步彰顯。
盡管表面看來中國圍棋的統治地位越發牢固,但依然不能掉以輕心。從韓國棋手提前會師夢百合杯決賽,到世界“第一人”之位易主,中、韓棋手對決遠遠沒到輕易分出勝負的時候。世界等級分前10名中,中國棋手只比韓國棋手多一人。農心杯三國圍棋擂臺賽,若不是黨毅飛力挽狂瀾,以三連勝穩住陣腳,中國隊或許早與日本隊一樣只剩“光桿司令”。而日本棋手11年后重回世界大賽決賽,也預示著今后棋壇“三國殺”局勢將愈發激烈。
人工智能全面搶灘
“我曾說不再跟人工智能下棋,現在食言了。”去年年底,柯潔宣布將在今年4月的首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期間舉行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圍棋大賽上,與“天壤”展開較量。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人機大戰歷史上首次使用“機械臂”來落子,科幻電影出現的一幕終于成真。
在柯潔看來,下棋是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他很享受挑戰更高對手的感覺。這種“享受”或許代表了棋界對人工智能的心態變化:從忐忑到坦然,從自卑到自強,從疏離到學習,人工智能與圍棋從此進入親密接觸的新時代。
去年5月的烏鎮圍棋峰會上,柯潔以0∶3負于“阿爾法圍棋”,陳耀燁、周睿羊等5位世界冠軍以“相談棋”的方式征戰團體賽告負,共同宣告人工智能圍棋完全超越人類棋手。10月下旬,谷歌下屬公司DeepMind在《自然》發表論文,稱其研發的新版“阿爾法圍棋”已完全不需要人類棋譜,通過自我對弈訓練,它已成為目前最強的圍棋程序。而在年底,“阿爾法圍棋”教學工具上線,供全球愛好者免費學習。
人工智能帶給圍棋的,除了壓倒性的勝率,還有技術與理念的革新、學習之風的興起,重新點燃了人類突破思維局限的一盞明燈。人機大戰后,“阿爾法圍棋”展現的新著法、新思路,被不斷運用于人類對局中,各種人工智能圍棋大賽辦得風生水起。如果說,30年前的中日圍棋擂臺賽掀起了第一波“圍棋熱”,而今人工智能打破了地域、國界、競技的界限,讓古老的圍棋迎來新的推廣黃金期。
圍棋改革正式啟動
日前,中國圍棋協會換屆會議召開,選舉林建超為新一任主席,羅超毅、聶衛平、孫光明、常昊、雷翔任副主席,羅超毅兼任秘書長。林建超表示,中國圍棋改革將正式啟動,以協會實體化、運作市場化、競技多樣化為核心內容,讓中國圍棋更上層樓。
其實,改革早在去年就已經落子,初步展現了“大模樣”。第十三屆全運會,圍棋作為19個群眾項目之一,24年之后重回全運大家庭,不像從前一樣只設立專業組,而是開始向棋迷開放。盡管最終躋身決賽的只有94名運動員,但整個海選過程輻射全國,分區預選賽進行了227場比賽,參賽總人數超過4.5萬人。據業內人士估算,以這種參與態勢,下屆全運會參賽人數或將增長10倍。
讓民間深厚的圍棋群眾基礎,變成賽事、產業、項目并轡而行的動力,為廣大愛好者服務,既是推動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落實的重要布局,也為圍棋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生機。首屆中國圍棋大會就是“全民圍棋”的一次有益嘗試,面向普通棋友的啤酒圍棋賽、混雙親子賽等創新性賽事,展現了圍棋獨特的魅力。這場圍棋嘉年華吸引了約5500人參與,創造了新紀錄。
圍棋傳承千年、歷久彌新,其中蘊含的文化、教育屬性,如今在普及與推廣中越來越被重視。林建超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圍棋進校園、進教材,盡快頒布新的圍棋等級標準,打通專業與業余。正所謂,變則通,通則久。身處變局之中,因改革而重新煥發活力,何嘗不是中國圍棋之幸?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