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用“果凍”代替貨幣,「趣閑」用積分機制做閑置交易

2018-06-19 21:49:17      來源:36氪

原標題:用“果凍”代替貨幣,「趣閑」用積分機制做閑置交易

 “趣閑”是36氪最近接觸到的一個閑置物品趣味流通平臺,產品于 6 月 6日上線。一句話介紹趣閑的商業模式:通過“果凍”這一社區積分體系來代替貨幣,以“交換”的形式來提升二手物品的成交效率,以及充分挖掘目前市場上完全沒有釋放出來的“存量淘寶”

趣閑的創始人及 CEO 陳嘯告訴36氪,趣閑本質上是一個 C2C 的交易平臺,他更想通過游戲化的產品設計機制來提升二手交易的效率與規模。

“趣閑”產品界面

不同于房、車、3C等易切入的領域,在全品類商品的二手交易中,由于非標品的大量存在,單一平臺很難統一處理回收定價,因此仍以 C2C 為主流;能夠定價的閑置物品與二手產品不足整體市場存量的15%,市場需要更多的商品模式探索去釋放這個被人忽視已久的存量市場。

在實際交易過程中,之所以存在效率問題,陳嘯認為,除了消費者對“錢”的天然敏感外,主要還是因為買賣雙方對同一件東西的價值認知不一致,因此大量的時間耗費在了售前(比如雙方可能在砍價中花掉不少時間)售后環節,而且因為“錢”的現實屬性,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閑置物品的流通。某種程度上,閑置物品的流通的核心是“需求撮合”,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既有模式只代表了“價值共識撮合”。

因此,趣閑選擇以虛擬的單位“果凍”來減輕交易環節中的摩擦成本。

對于趣閑的用戶來說,果凍更像是一套行為鼓勵積分體系,可以通過簽到、分享、交易物品等行為獲取,在交易中,也會因為交易中的評論而被消耗。雖然在具體的交易行為中,“果凍”實際上也起到了定價的功能,但考慮到用戶對積分的敏感程度要遠低于錢,對商品容忍度高,因此不會產生太多“售后”問題。

趣閑平臺的核心仍是 C2C,但陳嘯認為,現階段對于團隊來說,相對于社區活躍度,目前最重要的是讓用戶接受這樣的處理閑置的形式,“你得讓大家先走出第一步,讓他們認識到除了交易平臺,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這是十分關鍵的事情?!痹诮逃袌龅耐瑫r,另一方面對于趣閑來說也是一個拉新的過程。

雖然并沒有透露具體的運營機制,但陳嘯告訴36氪,與市面上其他入場者的區別,趣閑的核心是“有用,有趣”;通過游戲化的設計提升用戶參與過程的有趣成功度是一個基本的方法論,團隊為此設計了一套原創且充滿趣味性的功利系統,并已經在真實環境下測試了4個月;例如通過功利系統核心道具的社交化, 讓用戶可以在 兌換他人閑置物之外,還可以參與到游戲化功利系統的現實獎勵,從而解決持續貢獻高品質閑置物品的根本性系統設計。目前公司正在將功利系統與閑置交換平臺的核心應用場景逐步釋放出來。

在積分代替貨幣的交易下,買方的一個潛在心理是會高估用積分換取的物品的潛在價值,也就是一種“薅羊毛”心態,在賣方一端,則是對于自己而言沒有太高價值的閑置物品換取更高的積分,這兩種心態在某種情況下是相悖的,而為了保障用戶能夠持續留在平臺并發生交換行為,就需要保證平臺上的產品是“好東西”,這考驗的是團隊的產品設計能力,以及創業團隊的世界觀問題。

和電商平臺不同的一點,趣閑對于“賣方”并沒有強約束,在陳嘯看來,當整個市場對于以積分代替貨幣進行交易的平臺尚處于接受初期時,如產品定價、品質等問題可以交由市場解決,其實是用戶自發的行為過程。凡是有“出閑置”需求的用戶,早期必然依靠的是對于由平臺所提供的功利系統的刺激,才能有效的完成冷啟動。

對于用戶來說,通過一些列社區鼓勵的基礎行為動作獲取到的“果凍”,不僅僅能夠去換取他人的閑置,更需要藉由其他的一個出口被主動消耗,而這也是保證“果凍”有用性的前提。

而隨著采用積分模式的二手平臺陸續出現,“趣閑”的主要壁壘是什么呢?

陳嘯認為,早期壁壘在于團隊更懂互聯網邏輯下的積分應用場景,能做出更公正的社區規則和更嚴格的風控體系,以及更加貼近互聯網分裂的功利系統,他告訴36氪,在趣閑上線之前, 團隊用了一年的時間來開發這套游戲性的功利系統。

至于平臺未來的盈利方式,陳嘯提到,趣閑目前才剛剛上線,產品發展尚屬早期,未進行盈利探索,在充分滿足用戶需求,用戶量足夠大后,可探索方向很多?,F階段對于趣閑團隊而言的重點在于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優化“有用有趣”的閑置置換商業模式。。

創始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陳嘯曾于2000年擔任百度的創業高管,2005年出任微軟互聯網事業部中國區副總裁,于2010年開始創業,是經驗豐富的連續創業者。

“趣閑”創始人兼CEO陳嘯

標簽: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