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變形金剛》品牌老化早有先兆 《大黃蜂》難解審美疲勞

2019-01-11 13:50:52      來源:北京日報

剛淚別元旦檔國產片的尷尬周,又迎來了好萊塢一線品牌的尷尬周。

顯然,開年首周又是一個好萊塢周,《變形金剛》系列大綠葉大黃蜂首發(fā)C位單行版《大黃蜂》,首日獨霸五成以上排片;此外還有史泰龍和邁克爾·B·喬丹領銜的《奎迪:英雄再起》切走12.6%的排廳,新上國產片《四個春天》首日僅有2.2%的排片。《大黃蜂》毫無懸念地領跑了首周末票房榜,4.05億的業(yè)績看似不賴,但細分縱深數據可知,以《大黃蜂》為代表的好萊塢一線品牌同樣遭遇開年尬。

回溯我們的元旦檔,雖有《來電狂響》突破4億大關,但兩部主打影片《鬼吹燈之云南蟲谷》和《斷片之險途奪寶》雙雙撲街,分別代表IP效應和明星效應的隕落;《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度有破3億的勢頭,結果做成了被過度營銷反噬的反面教材。這個元旦檔較之上年同期票房縮水21.4%,創(chuàng)下了近年元旦檔新低,而《來電狂響》的續(xù)航能力極其有限,否則不至于上來就被《大黃蜂》切走了五成以上的排片。

《大黃蜂》尷尬在北美圣誕檔已有所暴露,它和《海王》作為北美圣誕檔兩大主打影片,以爛番茄新鮮度94%力壓64%的《海王》,票房卻遭遇了后者的碾壓,首周2100萬美元的進賬不到人家三分之一,開創(chuàng)了《變形金剛》系列的新低,此前五部《變形金剛》中有兩部首周突破一億美元大關。晚行一步的中國市場本是《大黃蜂》海外救市的最后希望,畢竟它的頭號勁敵《海王》中國先于北美上市,超19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已是強弩之末。然而《大黃蜂》中國首周僅取得4.05億入賬,不到《變形金剛5》時的一半。

《變形金剛》系列的市場疲態(tài)在上一部時已現(xiàn)端倪,由2014年的《變形金剛4》的19.7億逆勢下行到了《變形金剛5》的15.5億,4個多億的票房差還不是問題的重點,關鍵是這個馳騁中國市場十年之久的好萊塢當紅辣子雞終歸讓出了年度票王的寶座。要知道《變形金剛》2007年登陸中國以來,除了2009年以一千萬的差額屈居《2012》之后,一直都是中國年度票房榜上的冠軍,2017年這一輝煌不再,僅列位老七。

不僅中國市場,在北美,《變形金剛5》的業(yè)績也從《變形金剛4》的2.45億美元下滑到了1.3億,失去了全球票王的寶座不說,最后連全球年度票房榜以及北美年度票房榜前十都沒能進階。2014年的《變形金剛4》雖說以10.87億美元位列全球榜首,但相比《變形金剛3》的11.2億有所下滑,而且有三分之一的票房來自中國市場。換句話說,《變形金剛》系列的品牌老化和審美疲勞早有先兆,此時《大黃蜂》的單線開發(fā)不失為一個延展和翻新視野之機。

《大黃蜂》受眾年層下移離間老觀眾

某種程度上,單行版的《大黃蜂》確實有所突破,比如它的敘事性,比如它與片中人類主角的交互性,比如它的甲殼蟲新造型等等。故事回到《變形金剛》第一部的時間軸略早幾年,第一個汽車人大黃蜂初來乍到,因為失憶,與地球上一位失意的少女邂逅,二者在彼此的治愈中建立起戰(zhàn)斗情誼。這一次人類的視角和汽車人平分秋色,既有汽車人邂逅地球的原委,也有失意女孩的成長與治愈,一改《變形金剛》系列過度倚重視覺,重武輕文的做派。

然而《大黃蜂》的故事終歸拍得太簡單套路了些。不論是大黃蜂的失憶梗還是女一號的失意梗,我們在無數好萊塢以及韓劇故事里早已司空見慣,導演和編劇并沒有找到新的切入點,也沒有想辦法讓這些老梗煥發(fā)新的活力。失憶讓原本萌萌的大黃蜂成了需要守護的嬰孩,呆萌起來確實令人發(fā)蘇,很容易讓人母愛泛濫,卻時有升級版《超能查派》的即視感。

導演因為注重敘事和互動有點顧此失彼,《變形金剛》系列賴以生存的打斗場面被嚴重邊緣化,除了開場時長有限的母星戰(zhàn)斗場面,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單打獨斗,而且打得毫無新意,人類女主角一次次被炸飛,又一次次安然無恙地站起來。尤其是結尾高潮戲設計,明明通過大黃蜂一個信息就可以定位互通,非磨磨唧唧要用人類衛(wèi)星發(fā)射裝備來聯(lián)絡同僚,為大黃蜂的翻盤爭取時間,而且這種發(fā)射塔的打斗和場景,怎么看都似曾相識。

尷尬的還有它的受眾定位。《變形金剛》系列一直偏男性向,這一次做了戰(zhàn)略性調整,加入了小女孩的成長溫情,努力討好女性觀眾。影片整體年層感也有所下行,演員的選擇和故事的節(jié)奏更適配青少人群。爭取新生代的參與并沒有錯,然而風險顯而易見。畢竟《變形金剛》系列電影開拔十年有余,最初的少年剛粉已經是當打熟年,而最初的熟年影迷已人到中年,《大黃蜂》受眾年層的下行,勢必會離間追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十余年的老觀眾,而這些人才是這個系列的消費中堅。

上部《奎迪》沒引進,

品牌效應大打折扣

同期另一部好萊塢口碑之作《奎迪:英雄再起》的情況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史泰龍雖雄風不再,但在中國市場依舊保持一定的話語權,他此前的《敢死隊》系列在中國市場最高業(yè)績是4.5億。《奎迪》系列與上世紀七十年代搏擊經典《洛奇》遙相呼應,上一部《奎迪》還讓史泰龍時隔四個十年再度因為洛奇一角提名奧斯卡,并收獲了金球獎最佳男配。

這次《奎迪:英雄再起》還有《黑豹》的男主邁克爾·B·喬丹,以及《雷神3》的女武神泰莎坐鎮(zhèn),成色遠在史泰龍《敢死隊》和《金蟬脫殼》系列之上,可惜的是,上部《奎迪》并沒有在中國引進,品牌效應大打折扣。《奎迪:英雄再起》目前只有四百多萬進賬,開創(chuàng)了史泰龍近年新低,原因很簡單:拳擊運動在中國是一個相對窄眾的領域,非流通貨。

超級IP《大黃蜂》的不給力和明星云集的《奎迪:英雄再起》的疲軟,正好和我們《鬼吹燈之云南蟲谷》及《斷片之險途奪寶》的雙撲對位,中國影市開年第一周,在內憂外困的尷尬局面下拉開序幕。(曾念群)

標簽: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