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灝菀
對于珠海來說,這注定是一個難忘的8月。
4天時間內,臺風“天鴿”“帕卡”接踵而至,沒有給人喘息的機會。尤其13號強臺風“天鴿”正面襲擊珠海,給珠海帶來狂風巨浪,23日當天市區錄得最大陣風16級,打破1961年珠海有氣象資料以來的最高記錄。同時引發嚴重的海浪和風暴潮災害,最大風暴潮增水274厘米,成為今年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也是我市歷史上造成最嚴重災害的臺風。
臺風來臨前,珠海各級各部門提前部署,齊心協力,形成了防御臺風的強大合力;災情發生后,全市上下同心、軍地聯動,兄弟城市連夜馳援,奏響了搶險救災的大合唱。
經過連日來晝夜奮戰,珠海四天內實現了“四通”——通路、通電、通水、通訊目標,救災復產取得階段性成效。
提前防御:
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準備
臺風“天鴿”在8月20日生成時,原本被人們寄予希望,為已經持續了近半個月高溫炎熱天氣的南粵大地降降溫。然而僅一天后,原以為溫和的“天鴿”逐漸變得越來越危險。
未雨綢繆,聞“風”而動。
21日,珠海便打響臺風防御戰,召開防御臺風“天鴿”視頻會商會,分析研判“天鴿”發展態勢及影響,對防風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市氣象局于當日15時發布臺風白色預警信號,市三防指揮部即時啟動防風IV級應急響應。
22日,“天鴿”從熱帶風暴加強為臺風等級,未來24小時很有可能加強為強臺風等級。10時我市將防風IV應急響應升級為III級應急響應。
同時,最令人擔心的是,“天鴿”登陸時很可能是珠海周邊海域潮位最高的時候,風、浪、潮罕見“三碰頭”,加上休漁期剛剛解禁,又處于暑假旅游高峰期,防風形勢非常復雜。
當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元強,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澤中立即分別組織召開全市防風工作會議。
“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準備”。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元強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強臺風正面襲擊我市的最不利情況,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防御工作的首位,把防御臺風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時間就是生命,災情就是命令。
隨著“天鴿”臨近,我市防風應急響應也不斷升級。市氣象部門于23日0時30分將臺風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市三防指揮部即時將防風III級應急響應升級為II級應急響應。
時隔6小時后,我市將臺風預警信號升級為紅色,市三防指揮部即時將防風II級應急響應升級為I級應急響應,全市進入緊急防風狀態。
“天鴿”將正面襲擊珠海。在這緊要關頭,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馬興瑞作出重要指示;市委書記郭元強、市長李澤中分頭帶隊深入一線督導檢查,并先后6次到市三防指揮部主持召開會議,對防災救災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在防風緊要關頭一直坐鎮指揮,督促指導全市防風工作。與此同時,珠海市委、市政府科學部署,迅速行動,第一時間派出由市領導掛帥的7個防風督導組奔赴各區,與當地的干部群眾共同攜手抗擊“天鴿”。
眾志成城,上下同欲。“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成為所有黨員干部的首要任務。一場防風搶險救災的大仗硬仗在珠海打響。
23日12時50分,“天鴿”以強臺風級別在珠海登陸,成為今年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和建國以來8月份登陸廣東的最強臺風,也是我市歷史上造成最嚴重災害的臺風。
“天鴿”剛走,“帕卡”又來。面對第14號臺風“帕卡”可能帶來的疊加降雨和重復災害,市委書記郭元強強調,要全力以赴防御臺風“帕卡”,防止臺風連續襲擊造成疊加災害,堅決打贏這場防臺風硬仗,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始終作為最高和首要目標。這是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最好詮釋。
據統計,全市共轉移受威脅人員7.43萬人,安置5.32萬人,2479艘漁船全部回港避風,2378名漁排作業人員轉移上岸,關閉景區景點26處,撤離游客2.35萬人,開放庇護場所182處。
“雙臺風”接踵影響,持續時間之長,這在珠海防風歷史上實屬罕見。國家防總、省防總督導組對珠海的防御工作表示肯定,認為強臺風“天鴿”正面襲擊珠海市沒有造成群死群傷實屬不易,對我市在兩次防風期間轉移17萬人,特別是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在短短6小時內轉移1.6萬施工人員給予了充分認可。
奮力抗擊:
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23日12時50分,臺風“天鴿”在珠海市金灣區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臺風造成了市內大量樹木和電線桿倒下、城市大面積停水停電、海水倒灌、高樓玻璃墜落……險情災情不斷。
面對肆虐的臺風“天鴿”,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奔走在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第一線。臺風中,有這樣一群人奮戰在一線,救助市民,抗擊臺風,用行動詮釋職責的堅守。
臺風“天鴿”自東向西橫穿我市時,已經封閉通行的珠海大橋上,仍有一輛大巴車被困大橋中間,車門無法開啟,車內30人被困,橋上的橫風極有可能連人帶車全部卷入西江,情況危急。在橋面實時風力已達13級的情況下,特警、交警與香洲區公安消防大隊隊員冒險進入現場施救,成功轉移30名被困群眾。
橫琴新區環島西路交橫琴大道路口5輛小車被困,車內有包括12名小孩在內的20名群眾,時值臺風登陸,風壁過境,風力見頂,橫琴消防大隊一中隊接報后到場實施救援,消防官兵一邊安撫情緒激動的群眾,一邊快速將被困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
受臺風影響,香洲區香灣街道部分小區地下車庫海水倒灌,部分群眾被困,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派出兩棲偵察隊潛水專業人員到現場展開救援。在積水渾濁不清,水下障礙物多的情況下,蛙人經過10余次反復下潛,最終發現生命跡象,軍地聯手成功營救出數名群眾。
像這樣驚心動魄卻又溫暖人心的一幕幕還有很多。僅23日當日,珠海市公安消防局接警115起,其中搶險救援62起,社會救助28起,火警25起(多為電線短路引起),共出動消防車輛171臺次,出動警力1197人次,救出被困人員158人,疏散被困人員近千人。
搶險救災:
眾志成城譜寫城市贊歌
狂風吹不走珠海人民戰臺風的意志,吹不垮眾志成城救災救難的決心,更吹不滅災難中守望相助的珠海人的愛心與溫暖。臺風登陸一小時剛過,珠海人民就立即投入到了救災和自救的工作中。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抗風救災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進行著,災區搶險救援、群眾生活安置、基礎設施搶修、資金物資保障等有條不紊地展開。
武警戰士、消防員們活躍在搶險救災第一線,交警們守護在每個有危險的路段,狂風暴雨中保衛著人民的安全。城管執法人員冒險清理吹壞的廣告牌,環衛工人緊急處理倒伏樹木清理垃圾,市政園林工人緊急出動疏通道路。街道辦和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更是在社區街道拉上警戒線,挨家挨戶通知大家撤離、轉移受災群眾。
通訊技術人員冒雨搶修線路,以最快的速度恢復通訊;供水供電部門奔赴災點,搶修、鏖戰,盡最大力量恢復供水供電; 醫護人員頂風冒雨在前方和后方搶救傷員。
居民們自己也通過“業主群”救人、自救,鄰居們紛紛給素不相識、沒有食物儲備的其他鄰居送去了熱騰騰的飯菜……爭分奪秒,眾志成城,面對臺風造成的災害,珠海人民迅速投入到了恢復家園的緊張工作中。
正如一位市民在日志中寫道——就像瑪格麗特·杜拉斯說,與你年輕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顏。我想對珠海說,我愛你,愛你的白云藍天,也愛現在的滿目瘡痍,因為有無數人在修復你的美。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珠海人民相信,在社會各界同心協力的努力下,遭受重創的珠海一定會恢復往昔的美麗容顏,珠海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