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大贊!無手老師堅守25年:字寫得不好 我很羞愧

2017-09-20 21:24:03      來源:廣州日報

點擊進入下一頁

馬正發在用手臂擦黑板

無手老師堅守25年寫師魂

“字寫得不好,我很羞愧”

“當年上天只要了我的雙手,沒有奪走我的生命,我感到慶幸。有了生命,我才能在教育這個陣地上孜孜以求,盡心盡力地做事。”馬正發說。

今年55歲的馬正發,從小就希望成為“高尚”的教師。高中畢業之后,他如愿成為一名鄉村教師。但是,當他正躊躇滿志要在教育熱土上“干一番事業”的時候,1992年的一場意外,奪去了他的雙手。

沒有雙手,但他仍然沒有丟掉成為老師的夢想。經過多年的練習,他用雙臂解決了寫字的問題。

25年,他用沒有手的雙臂,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他看著曾經的孩子慢慢長大,孩子們也都還記得,那個在學校沒有手的老師。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 通訊員胡澤洪

“燭光”照亮愿望

“我叫馬正發,今年55歲了,我是鄖西縣夾河鎮陡嶺子完全小學的一名教師。”馬正發在面對記者提問時稍顯緊張,把作報告時背得最熟練的一句話先扔了出來。之后,隨著緊張的心情逐漸放松,他才開始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

他告訴記者,在五六年之前,當他面對學校的領導甚至同事的時候,由于沒有辦法握手,他都會下意識地躲開,“我都不敢去打招呼,要么躲在教室,要么躲在寢室。”

馬正發是土生土長的湖北鄖西人,盡管普通話已經相當標準,但偶爾還是會帶出幾個當地方言的感嘆詞。

他所在的夾河鎮陡嶺子完全小學,是山梁之上的一所小學。這所學校距離他高中畢業時入職的孫家溝小學,大約只有10公里。而馬正發家,正是在孫家溝村。

“在我上學的時候,接觸到了我的老師,我認為,教師這個職業還是很高尚的。”馬正發告訴記者,或許是老師作為“蠟燭”照耀他,讓他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才讓他在小時候就有了一個愿望——成為一名教師。

1981年1月,馬正發高中畢業之后通過考試進了教師隊伍。對于當年選擇到鄉村當一名教師,馬正發告訴記者,他是在農村長大的,知道農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我始終銘記在心。”

從那時開始,他輾轉在夾河鎮內的樟花溝小學、石門小學、臥龍崗小學、寨溝小學(就是現在的陡嶺小學),基本一直擔任小學畢業班的班主任。

參加工作后不久,馬正發講的一堂語文課,令他感受到了當老師的信心和動力。

當時文教組三教輔導員曾組織全鎮部分教師幾次來聽他的公開課,其中他主講的《幸福是什么》一課,獲得了全鎮語文教研競賽一等獎。

“這一節被領導和同行認可的公開課,給了我更進一步的動力和信心。”馬正發說,他當時心里暗自高興自己是塊教書的“料子”,“要好好干,當一名好老師。”

當年,他除了教書之外,還要勤工儉學,“我也是全力以赴,為學校養過魚、加過工、養過蠶、釀過酒,創下了可觀的收入。 ”

1987年,馬正發由石門小學調往寨溝小學。他臨走時,家長、學生居然都不放行,學生們拉著他的被子不放,他也是熱淚盈眶,依依不舍。

點擊進入下一頁

馬正發

一場意外失去雙手

但一場意外,讓正躊躇滿志的馬正發,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他還記得那是1992年6月的暑假,他昏迷了好幾天。當他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雙手都沒有了。

“我就對著天空喊,這輩子完了。”馬正發說,當時他躺在病床上,心情失落到了谷底,覺得自己再也當不了老師,回不到學校了,也沒有辦法再和學生們一起生活。這個念頭一直占據著他的大腦,“說實話,當時的我連死的念頭都有。”

但妻子的真誠撫慰,讓他心里有了一片綠洲。妻子常常開導他,“我當初跟你時,你好好的,人也很帥,現在你出了事故,我也不會變心,就是生活苦一點而已,難關也會渡過去的。”

盡管有妻子的耐心開導,但很長一段時間他還是走不出心靈陰影,他一直在想:“我怎么會變成這樣?還能寫字嗎?還能像從前一樣回到學生的身邊嗎?還能和妻子一起去山上砍柴、上坡種地嗎?曾經的教師夢,還能繼續嗎?”

“夢”還給你留著

但一次專題會,讓他保留了當教師的希望。“當時夾河鎮黨委政府召集教育部門領導,召開專題會,討論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問題。他們決定,只要我能寫字,就把我的教師指標留著。”

馬正發回憶說,1992年8月中旬的一天,他的同事宋登海老師拿著一本《湖北教育工作》雜志到了他家,上面刊登了一篇《重拾雙手育桃李》的文章。

文章講述了鐘祥市胡集鎮一位叫邱久銀的老師失去雙手后堅守三尺講臺的感人故事。

馬正發說,看到這個事跡后,他眼前好像打開了一扇窗子,渾身充滿了勁兒,“我似乎又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他馬上跟父親商量,去拜訪邱久銀。

在父親的陪同下,他來到鐘祥市胡集鎮,直到夜黑才找到了邱老師家。當邱老師看到馬正發禿禿的雙臂時,他告訴馬正發,“你比我好。”

馬正發說,原來邱老師的遭遇比他還嚴重,手臂剩下的部分比他還要短一些。邱老師建議他,去武漢假肢廠配一雙假肢,加強鍛煉,一定能回到教學崗位上。

第二天一早,馬正發就和父親一起前往武漢,配了一雙假肢。

像幼兒一樣學習自理

從武漢回來后,他把安裝假肢的情況告訴了教育部門。鎮黨委書記對他說:“當教師離不開寫字,你只要能寫字,那就有希望。”說著對方隨手拿出筆和紙,讓他用假肢寫字。

但是,當他寫了十幾個字后,對方就說:“不用寫了,還可以,今后加強練習是沒問題的。不要泄氣,要有信心和勇氣克服困難,今后會有成功的機會的。”

為了盡快回歸正常生活,回到學校,馬正發跟幼兒一樣開始練習處理自己的吃喝拉撒問題。

妻子既要照顧他,又要忙農活。有時,農活實在忙不過來,他就讓妻子把飯放在大板凳上,用殘臂綁上勺子練著吃飯。

“看似平常不過的用勺子吃飯,對我來說卻是很難的,有時把碗打翻,飯噴到臉上、下巴上,是經常的事兒,多少次我都是飯和淚一起咽下去的。”馬正發說。

為了洗臉,馬正發的毛巾兩頭都有套帶,方便他用雙臂擰毛巾。為了生火,他就把打火機夾在腿上,把引火紙叼在嘴上,用殘臂按著打火機點著紙塞進爐灶里;為了切菜,他用兩只斷臂夾住菜刀,對準案板上的菜艱難地切碎。

但在他的心里,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寫字。只有能寫字,他才能是一個稱職的教師。

點擊進入下一頁

馬正發和學生們

“我的字不如你們”

“我拿假肢寫字的時候,一是力度掌握不好,二是害羞,怕別人看到。”馬正發說,他開始用雙臂寫字,但一直寫得不好。

他回憶說,當時,他教的是四五年級的語文,但是字寫得丑,讓他特別羞愧。于是,他經常會對孩子們說:“我的字沒有你們寫得好,我向你們學習。”

當然,還有些低年級的學生,對著沒有手的馬正發好奇,偶爾還會有調皮的孩子大聲嚷著,“那個老師沒有手啊!那個老師沒有手!”

其他老師看到后,總會訓斥這些調皮的孩子,“不準這樣說老師,沒有禮貌。”但馬正發還是很寬容地說,“小孩子懂什么呢,不要怪他們。”

為了能夠讓字好看一些,他用了五年的時間練字。由于怕別人看到了笑話,他總是會選在夜深人靜之時偷偷練字。

2010年,馬正發又夸學生的字寫得比他好,但學生卻說:“老師,你不要這樣說,你沒有一雙手,都能夠寫那么好,你以后會寫得更好的。”

“把學生當作子女”

“我把他們看作自己的子女一樣,錢能夠花在他們身上,我就感到欣慰和高興。”馬正發說,學生的涼鞋壞了,他就給學生買鞋;如果沒有本子,他會給學生買本子;碰到那些更可憐的孩子,他還給學生買衣服。他覺得,這些都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早在五六年前,當地就想讓他講講自己堅守講臺的故事,但是,他當時卻堅持“往后邊退”。

馬正發說,他更希望別人把他看作是正常人,一個普通老師。馬正發當時有些膽怯,每當看到有領導來看望,他都不敢打招呼,要么躲在教室,要么躲在寢室。“當時我還是非常自卑的。”

去年,媒體偶然間報道了馬正發的事跡,之后,他才變得自信了一些,“我覺得,同事、領導都是把我當作正常人看待的,所以我的膽子才大了一點,說話也精神了一些。”

“當年上天只要了我的雙手,沒有奪走我的生命,我感到慶幸。有了生命,我才能在教育陣地上孜孜以求,盡心盡力地做事。”馬正發說。

標簽: 無手 羞愧 老師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