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塊錢的溫度!男子騎小黃車違法,交警處罰后給錢讓他坐地鐵
“本來就是騎個小黃車,還被警察抓了。但我很感謝他,改天要把錢還給他。”馮粒(化名)說,1月22日騎車回家的心情可謂經歷了“過山車”。
當日傍晚,馮粒騎著共享單車拐上了上海市劃定的非機動車禁行路段,被交警攔下作了警告。本來可以選擇其他交通方式出行,但馮粒身上沒帶一分錢,晚高峰時段嘗試幾次叫車都不成功。
正當馮粒不知所措時,交警伸出了援手。
“他的錢真的幫了忙,我后來就是坐地鐵回去的。”1月23日,馮粒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當晚被交警警告教育后,他正犯愁如何回家,這時當值交警塞給他十元錢,使他最終得以乘地鐵回家。
馮粒覺得,雖然這僅僅是一件小事,但上海交警的人性化管理方式還是讓他倍感溫暖。
“不知不覺就犯了錯誤。”馮粒說,自己常年在美國和中國兩地生活工作,極少選擇共享單車出行,對上海市非機動車相關管理規定并不熟悉。他向澎湃新聞記者回憶了當天騎車出行的經過。
近兩年來,共享單車的迅猛發展,為促進共享單車健康有序發展,同時維護交通管理運行秩序,自2017年上半年開始,上海各區陸續出臺政策,包括劃設非機動車禁行路段、增設停放點、探索設置“電子圍欄”等一系列措施。2017年6月,上海交警部門首次推出了上海“騎行地圖”,在地圖中標注了包括高速路、高架道路等在內的非機動車禁行區域。
1月22日下午5點15分左右,他從上海新天地辦完事準備回家。出門后,馮粒準備從人民廣場乘地鐵,但他忽然發現換了衣服后,身上沒帶錢,交通卡也未隨身攜帶。于是他就在黃陂南路揚招出租車。正值晚高峰,他沒有打到車。他又打開手機的叫車軟件,但“叫了好久也沒叫到”。
馮粒騎車前發的朋友圈。本文圖片均為馮粒供圖
當晚6點左右,馮粒決定騎共享單車回家。他在黃陂南路解鎖一輛小黃車,很久沒騎單車的他心情不錯,特意發了一條朋友圈,“手機打的打不著,只有騎它回家了,不管路途多么遙遠”。
馮粒沿黃陂南路上淮海路,接著拐到了延安路。順著延安中路他騎到華山路,準備過馬路時,“(交警)就把我抓了,說我違反了規定,延安中路禁止共享單車,我處在機動車道上”。
1月23日,“將馮粒攔下”的靜安交警支隊民警武欣毅表示,馮粒被查處時,正在機動車道上推行機動車,“我讓違法人出示證件,他說自己平時不住在上海,是來出差的,所以對上海的交通規則不是很了解。我給他指了路口的非機動車禁行標志。”
得知馮粒原本計劃沿延安中路騎單車到中山公園,武欣毅又耐心地告知他周邊路段的非機動車禁行規定。
武欣毅回憶,在處罰決定書上簽了字時,馮粒嘀咕了一句沒帶現金坐不了地鐵,“干脆走過去算了”,就在這時,武欣毅做出了一個令馮粒頗感意外的舉動。
馮粒事后發朋友圈點贊上海交警。
“他從兜里掏出10元錢,塞到我手里,讓我拿著去坐地鐵。”馮粒說,他當時很不想拿這個錢,覺得有些別扭,但那個年輕的民警堅持要他收下,說這是他自己的錢,不要緊。馮粒后來收下了錢,他想通過微信轉賬立即還給民警,不過,由于武欣毅未帶手機而作罷。
“這位交警表現得很專業,你違反交通法規了,他做記錄。同時他又善意地幫助你解決問題。”馮粒表示,1月23日中午,他已經和武欣毅取得聯系,會盡快把十元錢還給他。
得知自己的舉動被強烈點贊,武欣毅也感到“很意外”。他說,“我們在路口執勤,也經常會碰到各種市民求助,能幫的就會幫。看到違法行為,肯定要執法處罰,這是我的工作。處罰后,我以個人名義幫他,這也是人之常情。”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