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淇濱區一對夫婦攜手走過近70載 相伴一生彼此呵護
“你慢點兒,前面有臺階!”“知道了,這不拉著你的手呢!”7月12日,在淇濱區漓江公館小區,85歲的趙心安和高榮花夫婦相互攙扶的溫馨畫面感動著記者。
婚禮上初見面,攜手走過68個年頭兒
“我倆同歲,都是1933年出生。”趙心安說,他們是通過媒人介紹認識的,婚禮當天他和高榮花才第一次見面。沒想到這樣的“盲婚”讓他們相濡以沫攜手走過了68個年頭兒。
“我們是1950年大年三十結的婚,正月十六我就去縣里上學了。”趙心安說,因為學校離家有20多公里,他只能住校,每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她當年沒少出力,家里的田地都是她一個人打理。白天干農活兒,晚上還要織布。”
“因為當時家里條件不好,我都是從家帶高粱面烙的餅和白蘿卜到學校吃,這些也是她弄的,當時我只管安心上學。”趙心安說,直到大學,都是愛人高榮花在背后默默為他付出。
“她心靈手巧,當時我一年四季不用買衣服和鞋子,都是她做的,穿著很舒服。”趙心安笑著說。
“他在外面不容易,我盡量做好后勤保障,讓他安心上學。”聽到老伴兒夸自己,一旁的高榮花笑著說。
沒有海誓山盟,有的是陪伴和守護
“我跟她就像魚和水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趙心安這樣形容兩人的感情,雖然也會偶爾拌嘴,但夫妻沒有隔夜仇。生活中的磕磕碰碰都是小事,關鍵在于兩人相互體貼,相互理解。”
“他做飯很好吃,只是最近幾年視力不行了,做不成飯了。”高榮花說,現在一日三餐都是她做,雖然廚藝沒有老伴兒好,但老伴兒從不挑剔,有時還會在一旁“指導”。“雖然我們沒有海誓山盟的愛情,但我們懂得陪伴和守護。”
“你是不是又想吃我做的糖醋魚了?”聽到高榮花說自己做飯好吃,趙心安笑著說。
受兩位老人的影響,子女成家后以他們為榜樣,家庭都很和睦,生活也越過越好。“子女們很孝順,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他們買的,他們也經常給我們打電話。”高榮花說。
彼此陪伴便是最好的告白
“我經常在小區看到他們手牽手一起散步,真讓人羨慕。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居民呂先生告訴記者。
“年輕時還不牽手,沒想到現在一天不牽就不踏實。”趙心安笑著說,他最近幾年視力不好,外出時老伴兒時刻牽著他的手,怕他磕著碰著。“你現在是我的眼,我得巴結著你,不然以后門都出不去了。”
當記者詢問兩位老人結婚紀念日都是如何度過時,趙心安說,那種儀式感的事情是年輕人的愛好,對他們而言,每天早上睜開眼能看到對方,就是最好的紀念。
采訪結束后,趙心安習慣性地牽著高榮花的手往家的方向走,望著兩位老人的背影,記者感慨萬千,彼此陪伴便是最好的告白。(記者 張寧 呂登緯)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