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好消息!人民幣匯率動態企穩成常態

2019-02-14 09:30:43      來源:北京青年報

2月13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盤跳漲近200點,最高觸及6.760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上行百點后,回吐部分日內漲幅,目前在6.77附近震蕩。(相關報道見10版)

去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度逼近“7”,甚至有機構預測人民幣將貶至“8”。市場形勢瞬息萬變,人民幣匯率動態企穩成常態。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從穩升到企穩回調。春節前,尤其是1月中旬,人民幣匯率開始穩升。自1月9日開始,人民幣一連三日對美元較快升值。以11日收盤價計,短短三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1079基點,升幅達到1.6%;當周在岸人民幣升值1163基點,幅度為1.72%,單周升值幅度創2005年7月匯改以后最大。隨后,高盛上調人民幣兌美元預期。

近期,隨著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問題的解決,美聯儲不再任性加息,且不排除年內實施量化寬松(QE);此外,中美貿易磋商進入新階段——14日-15日,中美在北京舉行第二輪高層貿易磋商,特朗普總統也放言不排除延長中美貿易磋商期限,中美兩國元首也可能舉行新一輪會晤,中美貿易摩擦風險降低。美國股市開始呈現好轉,美元也開始走強。在此情勢下,人民幣匯率也發生一定的波動,但由于中美貿易形勢好轉,且美聯儲不再積極加息,人民幣匯率自然也呈現企穩勢態。

多年以來,中國央行一直承諾中國有能力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相比去年其他新興市場央行對本國股債匯“三市三殺”局面,中國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信心來自于經驗和實力。

就前者而言,人民幣匯率改革兼顧市場因素和管控為主的方針,確保人民幣匯率不失控。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擺脫了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態,確立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雙錨機制”,人民幣和美元掛鉤的紐帶被剪斷。這是人民幣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成果,也使人民幣順利加入SDR貨幣籃子,成為新的全球儲備貨幣。隨后,2016年年底中國繼續擴充籃子貨幣種類,2017年5月引入逆周期因子,形成了“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間價報價新機制。去年,為適應人民幣匯率市場變化,央行更加靈活地通過外匯工具調整,確保了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因此,無論是空頭覬覦,還是某些機構甚至是國家的喧囂,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國家化的開放步伐中,形成了一套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成熟經驗。

就后者而言,中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和貿易實力托底,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引擎,而且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外匯儲備。“家有存糧,不怕饑荒”——因為中國央行有足夠的實力、耐力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8·11”匯改進入第四年,人民幣經歷了嚴峻的市場考驗,尤其是多輪次的“千股同跌”、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股債匯“三市”的疊加傳導、中美貿易摩擦對人民幣匯率的沖擊以及從未停歇的人民幣貶值陰謀論等。

需要關注的是,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美國股市也呈現動蕩不安,以蘋果為代表的科技股甚至迫近熊市。各大機構也對美國經濟走勢給出下行預測,在此情勢下的美聯儲再次加息,對美國股市的沖擊超過了對外部市場的傳導,由此也引發了白宮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批評。

去年11月份開始,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2%,除了中國主動的匯率維穩,美國市場生變則使美元勢頭走弱。雖然人民幣匯率和籃子貨幣掛鉤,但在中美兩強貿易博弈之下,弱美元在穩固人民幣后也使人民幣趨向升值。

中美貿易緩和,美聯儲加息節奏改變,對美元和人民幣都是利好。弱美元的勢態改變,也大大緩解了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因此,2019年人民幣匯率動態企穩應是新年新常態。(張敬偉)

標簽: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