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河南重度霾要來了嗎?市民卻表示感覺不是明顯

2017-11-07 09:11:47      來源:猛犸新聞

從11月2日開始,重霾即將到來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猛犸君也在惶恐中備足了口罩,新買了空氣凈化器,然而,往日灰蒙混沌一片的景象并未出現,仿佛傳聞中的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的重霾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嚴重,是重霾延后了?還是預測失誤了?

我們先來看下這兩天河南的天氣質量情況:

11月4日,空氣質量(AQI)全省均為良;

11月5日,除洛陽,三門峽,鞏義,濟源為輕度污染外,其余城市為良,傳輸通道上的城市并未出現輕度污染;

11月6日,從鄭州來看,小時數多數在良及輕度污染,個別時段在中度污染,截至11月6日晚上9點,并未出現預測中的重度污染過程。

這種情況不止出現在鄭州,目前來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總體為良-輕度污染,這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自發看來,這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污染過程,主要是在持續偏南風和大氣擴散條件轉差的情況下,污染物排放累積、傳輸和二次轉化所致。根據以往的經驗,大氣擴散條件轉差時的空氣質量狀況,往往決定了污染過程的峰值濃度和持續時間。提前采取應急管控措施,在污染累積前就把排放強度降下去,是重污染天氣應急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提前1-2天采取應急減排措施,能夠更有效的降低PM2.5峰值濃度,推遲重污染發生的時間。

也就說,根據預警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城市提前部署管控排污,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重污染天氣帶來的影響。

可以看到,從11月2日下午2點開始,包括鄭州在內的河南多個城市,發布了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 26”城市采取了區域應急聯動,強制性應急減排措施包括鋼鐵、水泥、鑄造、家具、礦山開采等行業的停限產,國Ⅲ及以下的機動車限行,重點企業錯峰運輸,施工和交通揚塵管控等。“區域整體管控企業數量從去年的近1萬家增加到今年的5萬家左右。初步分析“2 26”城市在采取橙色預警期間,主要污染物減排比例在20%左右,有效抑制了此次污染過程中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的快速上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說,人民群眾實際感受到的空氣質量現狀,則是地方政府已經采取應急減排措施后的結果。因此,實際空氣質量比預測的好,或者重污染發生時間比預測的晚,正說明已經采取的減排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

標簽: 河南 市民 感覺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