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新三板做市緣何跌跌不休?或因優良企業出走

2017-11-17 13:23:58      來源:信息時報

這一周,新三板市場有點不太平。本周一,三板做市指數最低跌至999.18點,這是自2015年3月18日指數發布以來,首度跌破1000基點的關口。此后幾日,該指數持續圍繞著千點關口震蕩,昨日盤中最低跌至997點,報收于999.54點,未能回到千點之上。

三板做市指數發布之初,一度漲勢如虹,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2673這一高點,但此后就一路下跌,直到本周回到“原點”。曾被稱為“中國的納斯達克”的新三板緣何“跌跌不休”?這種低迷狀態是否還會持續?

三板做市指數“破發”

11月13日,新三板做市指數跌破1000基點,最低跌至999.18點,此后數日均圍繞著千點關口徘徊。指數基點跌破,形同一只股票跌破發行價,所以新三板本次“破發”,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做市指數跌破1000基點,在很多新三板市場人士看來,都在預料之中。“做市指數1000點這個基點位只是一層窗戶紙,不是破不破的問題,只是何時捅破的問題。”南山資本創始合伙人周運南這樣表示。

從新三板市場的運行軌跡來看,重回“原點”似乎有跡可循。2015年3月18日,新三板做市指數正式發布,以1000點為基點。指數推出以后,新三板熱度加劇,從3月底到5月中,新三板合格投資者數量從37732戶增長到約76000戶。

由于市場過熱,頻繁且大量的反向交易,引起了監管層注意。4月7日,股轉系統對違規賬戶作出了處罰,而這也成為做市指數的分水嶺,當日做市指數收盤點位2673.17點也成為新三板做市指數的歷史最高點。之后新三板開始降溫。到2015年7月8日,做市指數從歷史最高點2673.17點跌至1103.78點,3個月跌了58%。此后指數出現了技術性的反彈,做市指數也在2016年1月4日達到了全年最高點1442.45點,但由于做市制度不完善等諸多原因,市場熱情度降低,到8月31日,做市指數再創新低,收在1073點。隨后在9月,國家出臺多項政策以支持和鼓勵新三板的發展,市場開始觸底反彈。

到2017年3月29日,做市指數達到相對高點1162點后,由于一些做市成分股披露的年報業績不理想,做市指數又開始下行,今年以來,做市指數已下跌了110點。

“優良企業”出走是重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新三板有兩大指數:新三板成分指數和做市指數。成分指數是每個交易日收盤后才計算,而做市指數是交易時間實時的變化。2015年3月18日,推出的做市指數,以2014年12月31日為基期,以1000點為基點,首批成分股公司有105家。

據東北證券(9.470, -0.01, -0.11%)研究報告,截至目前,新三板做市指數已擴大到624家掛牌公司,囊括了神州優車、聯訊證券、天地壹號等公司,總市值達5200多億元,是新三板上最重要的指數。“要衡量新三板的冷暖,做市指數目前還是唯一可參照的,能夠相對反映新三板二級市場即時的整體表現。”周運南這樣認為。

“指數漲跌不會對公司價值有任何影響,只表明市場估值水平和投資者信心。”中瑞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劉文會向記者表示,做市指數在1000基點徘徊說明投資者在觀望,主要是做市制度本身不完善和市場供需矛盾導致。

至于新三板做市指數緣何頻頻下跌,東北證券研究員付立春則認為,不少對業績有信心的新三板優質企業在準備IPO的過程中,為避免出現三類股東問題,會將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這些質地相對優良、交易相對集中、股價抗跌性較強的企業從樣本股中流失,是導致三板做市指數下跌的重要原因。”付立春表示,留在成分股中的企業平均業績有所下降,也是今年以來做市指數持續低迷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新三板做市指數頻頻下跌,陷入低迷處境;另一方面是掛牌企業從中出走,新三板的市場環境可想而知。據股份轉讓系統數據統計,截至日前,今年已有529家掛牌企業正式摘牌,超過380家企業轉向IPO上市。

下跌與否還要看制度改善

關于做市指數的低迷,有不少個人投資者反映,緣于目前新三板準入門檻過高。據了解,新三板開戶要求個人名下金融資產需要達到500萬元,同時具備兩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才能進場,這也導致一般投資者只能遠觀,場內主要是券商、基金專戶等機構在參與。

而隨著做市指數的下跌,做市商退出市場的數量也在增加。據了解,做市商會從做市公司獲得庫存股,當投資者需要進行股票交易時,不直接成交,而是通過做市商來作為對手方。從這方面來看,做市商為新三板提供了流動性。但據新三板智庫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798條做市商退出案例,而2016年全年才590條。

“做市商資格亟待開放。”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向記者表示,現階段新三板的做市商仍由單一券商所壟斷。公募、私募、保險、社保基金、QFII、RQFII等尚未被納入做市商范疇,這使得做市商的多樣化不夠,做市競爭力不強。

指數下跌、流動性欠佳,已跌破1000基點的做市指數是否還會繼續下跌?從目前狀況來看,劉文會認為,未來還可能繼續下跌,除非制度、供給方面有較大改善。“首先,要推出針對創新層的配套融資、交易制度;盡快完善分層制度,推出精選層及配套的交易制度。其次也要完善針對新三板的切實可行又風險可控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可以統一新三板、私募、股權投資、創投等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標準。”劉文會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新三板市場的交易制度分為做市轉讓和協議轉讓兩種方式,而非競價交易。對此,王軍向記者表示,未來隨著參與者逐步增多,建立更加靈活的“做市+競價”混合交易制度勢在必行。王軍還稱,如果新三板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掛牌公司質量良莠難辨、投資者退出通道不暢等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市場只會越來越低迷,最終淪為雞肋,甚至陷入邊緣化的尷尬境地。(記者 張柳靜)

標簽: 企業 板做市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