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武漢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上線 城鄉居民實現同一報銷

2018-01-16 15:07:15      來源:長江日報
武漢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上線 城鄉參保居民實現同一報銷政策

(資料圖)

15日,貧困戶趙師傅在黃陂區前川街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治療,總費用1281.74元,統籌報銷1279.55元,個人僅自付了2.19元,辦理繳費手續前后不到3分鐘時間。趙師傅是1月1日武漢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正式上線后的首批受益居民。

經過數據摸底和系統建設,我市在2017年9月1日和2018年1月1日分兩期完成了信息系統建設,并實現各新城區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待遇系統的整合。我市將260余萬新農合用戶和220余萬城鎮居民用戶并入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該系統于1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這標志著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居民就醫實現即時結算,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的目標得以實現。

據了解,此前獨立運行的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城鄉“二元分割”弊端逐步顯現,醫保關系轉接不暢、流動人口重復參保、結算標準不統一、報銷不便、經辦機構和信息系統重復建設等問題日益突出。2017年,省政府出臺實施意見,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按照“七統一”的原則建立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統一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范圍內,統一籌資標準,享受平等的醫療報銷政策,使用同一信息系統。

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上線后,真正實現城鄉醫保“統一”,體現了內外無差別和城鄉無差別的公平原則。城鄉居民醫保對戶籍沒有限制,無論市內人員還是市外人員,只要按照規定參保,就可按規定享受待遇。城鄉居民執行的是一樣的繳費標準、一樣的待遇政策、一樣的業務經辦流程,醫療保險政策無城鄉之分、制度之隔。城鄉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無論是去市外就業,還是留住市內,醫保政策一視同仁。從而較好地解除了我市異地就業人員醫療保險的后顧之憂。

據悉,目前我市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200元。新系統上線后,原新農合以戶為單位參合的方式不再適用,所有居民均以個人身份參保,并將陸續為每名參保居民發放社會保障卡作為就醫憑證,以社保卡為載體,記錄參保人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信息,保障參保人的各項社會保險待遇。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特別提醒,有關人員請確認參保狀態和繳費情況,如2018年度費用已正常繳納,則可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新城區居民就醫范圍更寬了

武漢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上線,真正實現城鄉醫保并軌“統一”,老百姓有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長江日報記者15日在市醫保中心采訪了解到,市民朱先生在新洲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7天,總費用9045.55元,統籌報銷近6000元,個人僅自付了3000余元。朱先生說:“不再像以前新農合那樣需要自己先墊付住院費用后才能進行醫保報銷,現在出院結算時可以直接報銷,緩解了看病的經濟壓力,而且很方便。”

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并軌后,系統真正實現城鄉醫保“統一”:同一個系統軟件看病報銷,同一個流程服務城鄉居民,同一個制度享受醫療待遇。按照“待遇就高不就低、目錄就寬不就窄”的原則,全市城鄉居民待遇水平比過去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新城區居民如因病情需要,可直接持社保卡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即時結算,就醫范圍更寬,方式更靈活。

據透露,市人社局還將繼續完善和優化信息系統功能,推廣電子社保卡應用,并依托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機構拓展醫保結算線上業務,實現醫療保險經辦業務的線上和線下應用,創新工作模式,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能力,更好地為城鄉居民服務。(記者 章鴿 通訊員 彭燕娥 李鳴)

標簽: 城鄉 信息系 居民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