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90后女孩自學糖畫 浚縣廟會擺攤練手藝
90后女孩自學糖畫 浚縣廟會擺攤練手藝
2月25日上午,浚縣古城西城門外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區,90后女孩兒陳杰的攤位前圍了一群孩子,他們眼巴巴地盯著陳杰手中的勺子。
陳杰舀了一勺糖,在面前的金屬板上畫來畫去,一分鐘,一只栩栩如生的馬就畫好了。
畫好馬,陳杰又畫了羊、兔子、猴子等生肖動物,十幾分鐘的時間就畫出了十二生肖。
旁邊的孩子早已垂涎三尺,央求大人買糖畫,不一會兒一套十二生肖就賣完了。
糖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手藝,以糖為材料。四川成都、河北天門等地都有糖畫的非遺傳承人。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陳杰并不是非遺傳承人,她這一身本領全是自己琢磨出來的。
“前幾年很偶然地見過別人畫糖畫,非常感興趣。上學的時候我學過幾天美術,就想學畫糖畫。”陳杰很靦腆地說,想學又沒有地方拜師,她就自己琢磨怎么畫。想學畫糖畫得先學熬糖,制作糖畫需要的糖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熬制而成的,熬好后可以晾干成糖塊備用。
因為比例和火候的緣故,熬制好的糖塊應該呈現出天然的姜黃色,熬過頭或者不夠火候都不行,熬過頭了糖就發黑,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夠火候又不能用。陳杰跟一位做糖葫蘆的師傅學了幾個月熬糖,終于掌握了相應的技巧。
雖然學會了熬糖,但還是找不到師傅。好在傳統糖畫的工具非常簡單,只有一個勺子、一把鏟子和一塊石板。陳杰就在路邊擺了個攤兒,用了一兩年的時間,邊賣邊學,終于學會這門手藝。如今,勺子和鏟子還是老樣子,石板已經換成了金屬板,“石板不好清理,相比金屬板不衛生,散熱也慢了些”。
邊說邊做,不到一個小時,小銅鍋里的一鍋糖就用完了。陳杰又拿出一些糖塊放到鍋里熬著,準備做下一鍋。“板上是不是提前刻好了圖畫啊?”圍觀的群眾看陳杰一氣呵成畫了一只蝴蝶,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做糖畫必須一氣呵成,做之前就要想好圖案和過程,沒有修補的機會。”陳杰說,之所以快,是因為展會上做的都是她熟悉的圖案,陌生的圖案要在家練習后再出來現做。(記者 岳珂 席蕊)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