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月險企保費收入增速下滑 萬能險保費不降反增
當前,人身險保費“遇冷”,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增長乏力,萬能險保費不降反增。業內人士指出,保費數據仍將延續開年以來的負增長趨勢,不過4月有望迎來拐點。萬能險逐漸開始作為主險存在且期限已經被長期化,預計未來萬能險保費收入占比還會持續處于相對高位,權益市場投資操作以穩健防御為主。
4月有望迎來拐點
最新數據顯示,前兩個月,全行業共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9703.44億元,同比下降18.48%。75家人身險公司中,有35家前兩個月規模保費負增長,占比接近50%,其中多數是銀保份額占比較大或資產驅動負債型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前兩月保費收入主要來自銀保和個險兩大渠道,大公司主要依賴個險,大多數中小公司對銀保的依賴程度較高。”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徐承遠表示,目前大型上市險企一致縮減銀保渠道業務占比,不斷鞏固其個險渠道地位,未來這一趨勢還將延續。
“中小保險公司分為銀行系和非銀行系保險公司,銀行系保險公司由于其銀行股東因素,會繼續深耕銀保渠道;而非銀行系保險公司面臨升級轉型壓力,加大個險渠道比重、加強險種特色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徐承遠表示。
天風證券分析師陸韻婷稱,目前,保費數據仍將延續開年以來的負增長趨勢,不過4月有望迎來拐點。她表示,去年3月存在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停售效應,而今年不存在類似停售效應,因此預計4月會開始出現拐點。
“整體來看,保費負增長在續期業務的拉動以及保險公司采取的各類轉型措施下,將會有持續收窄的動力。”徐承遠分析認為,大部分壽險公司目前處于轉型陣痛期,從快速返還型的短期保險產品銷售回歸到保障型產品,需要一定的時間過渡,部分險企已發力保障型產品銷售,其占比的逐步提升將帶動險企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增長。
萬能險不降反增
與原保費收入持續下滑截然不同的是,萬能險和投連險漲勢明顯。截至2月,壽險公司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萬能+投連險)2664.40億元,同比增長61.16%。
在陸韻婷看來,萬能險本質是個規范產品,具有繳費規模和方式的靈活性,在歐美較為成熟。過去萬能險由于被大量設計成保證收益類產品,用于支撐資產端的擴張而變味。
“不過,當前由于將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和實際投資收益掛鉤,已經回歸萬能險本質。今年萬能險增速上升,一方面是由于在多項規定實施后,部分保險公司總保費數據不佳,因而尋求新險種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客戶需求多樣性的體現。”陸韻婷認為。
徐承遠指出,去年萬能險大幅下降,基數較低,因此今年前兩個月增速出現了較大回升。此外,在134號文影響下,快速返還年金附加萬能險的組合停售。在此背景下,萬能險逐漸開始作為主險存在,其長期化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平安證券指出,目前行業保費結構已經顯著改善,預計未來萬能險保費收入占比還會持續處于相對高位。
權益市場以穩健防御為主
保費的負增長一定程度上使得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增長乏力。最新數據顯示,銀行存款和另類投資較年初小幅下降,債券投資尤其是權益類投資較年初有一定上升。其中,銀行存款較年初下降0.99%,另類投資較年初下降1.22%,債券投資較年初上升1.55%,權益投資較年初大幅上升4.96%。
徐承遠認為,整體來看,為獲取更高的收益,上市險企將繼續降低銀行存款的比重。隨著宏觀經濟向好,股票市場投資機會較多,保險公司加大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動力依然存在。但2018年以來,隨著股票市場板塊輪動加快,險企的投資收益或出現較大的分化。此外,隨著棚改專項債的發行,其融資量大、期限長、償債來源穩定和風險低的特點與險資較為匹配,未來很可能成為險資投資新風口。
“二季度是風險最集中的時段。”國壽資管相關人士認為,全球市場難免進入風險偏好低位階段,權益市場投資策略上建議以穩健防御為主。
“3月經濟數據仍相對較好,但后續投資鏈條的數據可能有所承壓,需要積極應對。行業方面,市場風險偏好是重要驅動因素,且隨中美博弈起伏不定,國防軍工、休閑服務、農林牧漁、醫藥生物、黃金等行業值得關注。若貿易摩擦緩和超預期,之前超跌板塊會有反彈。主題方面,海南、雄安、粵港澳、‘一帶一路’等主題或將持續發酵。”上述國壽資管相關人士表示。(本報記者 程竹)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