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上市公司年報報喜 滬深主板表現亮眼
在2017年我國GDP總量突破80萬億元、同比增長6.9%的大背景下,A股3000余家上市公司2017年度的業績表現同樣穩中向好,好于預期。
年報披露截止日臨近,上市公司2017年度成績單的全貌也已經基本顯現。根據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的統計,截至4月26日,已披露年報的3094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5.38萬億元,合計凈利潤3.13萬億元,增速分別為17.04%、20.9%(按可比口徑,下同),明顯加快。
主板公司表現搶眼
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2147家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占比69.39%,比例和2016年持平;947家凈利潤同比下降;處于虧損狀態的有150家,數量上有所下降。
分板塊來看,2017年度,滬市主板公司營收增速14.66%,凈利潤增速18.99%;深市主板公司營收增速22.27%,凈利潤增速40.77%;中小板公司營收增速26.16%,凈利潤增速24.72%;創業板公司營收增速30.32%,凈利潤增速4.92%。
橫向對比2016年度,2017年整體業績表現強勁,尤其是滬深主板上市公司。2016年度,滬市主板公司營收增速4.55%,凈利潤增速1.29%;深市主板公司營收增速13.95%,凈利潤增速24.33%;中小板公司營收增速23.21%,凈利潤增速39.51%;創業板公司營收增速33.44%,凈利潤增速37.42%。
從中可以看出,滬深主板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明顯加快,中小板營收增速略有增加,凈利增速下降明顯,創業板營收凈利增速雙雙下降。這和往年大有不同,至少在過去三年,中小創的業績增速都遙遙領先于滬深主板。
具體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也可以說明這一點,凈利潤增幅榜前9家均為滬深主板上市公司,第10名為創業板公司。武漢中商(000785)2017年度實現3.58億元,同比增長174倍,拔得頭籌。其后是昊華能源(601101)、方大炭素(600516)、深康佳A(000016)等。
2017年度,537家公司凈利潤漲幅超過了100%,占比17%,超過10倍的有30家。凈利潤排行榜上,前端仍被銀行、石化、大型國企上市公司占據,且主板上市公司占據絕對優勢。其他明星上市公司中,萬科凈利潤280.52億元,排在第18位;貴州茅臺270.79億元,排在第19位;格力電器224.02億元,排在第22位。
中小創中,凈利潤最高的是海康威視,達到94億元,同比增長26.77%;其次是寧波銀行(93億元),同比增長19.5%。2016年中小創凈利潤第一的溫氏股份,在2017年表現不佳,凈利潤67.5億元,同比下降了42.74%。
周期行業復蘇明顯
分行業來看,2017年度,傳統周期性行業復蘇明顯,采掘、鋼鐵、有色金屬業績增速居前,計算機、綜合、農林牧漁、公用事業出現負增長。
2016年度,采掘行業業績表現最差。2017年度,采掘行業實現逆轉,已披露年報的48家行業內公司實現凈利潤909億元,同比增長了近14倍,在所有行業中排在第一位。其中,昊華能源2017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5.76億元,同比增長9.26%;凈利潤6.25億元,同比增長76倍。恒源煤電凈利潤達到11億元,同比增長了30倍。冀中能源、陜西煤業、西山煤電等21家公司的凈利潤增幅超過100%。業績未能向上的僅有潛能恒信、恒泰艾普等9家公司。
鋼鐵、有色金屬、機械設備行業的凈利潤增速緊隨采掘之后,都超過了100%。
鋼鐵行業中,已披露年報的32家公司無一虧損,業績下滑的僅有西寧特鋼、久立特材,其中25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0%,且八一鋼鐵、韶鋼松山、包鋼股份、柳鋼股份、安陽鋼鐵都超過了10倍。有色金屬行業同樣一片大好,已披露年報的102家公司僅中孚實業、東方鉭業等4家虧損,37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100%,方大炭素、華友鈷業、盛和資源、豐華股份都超過了10倍,業績增長的有80家,下滑的22家。機械設備行業中,開元股份、康躍科技、華鐵股份、寧波東力的凈利潤增速超過10倍。
其他行業中,建筑材料凈利增速達到77.87%,輕工制造達到53.45%,國防軍工、通信、交通運輸、電子、化工、休閑服務、房地產、商業貿易、家用電器等行業的凈利潤增速超過30%。業績出現負增長的共有4個行業,公用事業凈利下滑26%居首,農林牧漁下滑13.7%,綜合、計算機略微下滑。記者 于德江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