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A股滬深兩市交2017年度"成績單":資本市場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2018-05-02 09:41:42      來源:經濟日報

滬深股市交2017年度"成績單":資本市場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截至4月30日,滬市有1417家上市公司按期對外披露了2017年年報信息;截至4月28日,深市210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年報。A股滬深兩市2017年度的“成績單”顯示,上市公司主動適應國家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發展大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2017年,滬市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7.97萬億元,同比上升14.46%;共實現凈利潤約2.62萬億元,同比上升18.55%,增長率創近年新高。

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持續提升,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3.4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295億元,同比增長20.58%。

2017年滬市實體類公司(非金融類)收入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延續了去年的良好態勢。實體類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98萬億元,同比增長16.32%;實現凈利潤1.03萬億元,同比增長39.80%。尤為可喜的是,實體類公司的增長質量明顯提升,扣非后的凈利潤為0.90萬億元,同比增長49.27%。并且,大型公司和中小企業齊頭并進,代表大型龍頭藍籌的上證50和代表中小成長企業的上證380公司凈利潤分別實現了13.92%和26.99%的增長,凸顯市場經營質量協調發展。深市約七成上市公司為制造業。2017年,深市29個制造業細分行業整體全部實現盈利,收入和凈利潤增幅分別為26%、34%,其中高端裝備制造公司增速最為耀眼,133家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增幅分別為40%、101%。

作為經濟建設的主力軍,滬市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戰略,2017年,實體創新類公司研發投入達到2500余億元,同比增長8.55%。截至2018年4月底,深市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七成,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占比超過四成,涌現出一批對產業優化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引領作用和示范意義的企業,信息技術、移動支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生物醫療、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蓬勃發展,推動深交所成為中國創新企業的聚集地、中國新經濟的主戰場。

2017年,滬市傳統產業公司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縮減低質產能、增加有效供給,實現上中游供需關系的進一步改善。行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延續了上年的增長態勢,特別是三大去產能行業表現亮眼。黑色金屬行業、煤炭、有色金屬行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501億元、7958億元和955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32.11%、35.46%和15.96%;實現凈利潤462億元、782億元和26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503.93%、152.42%和138.42%。

國有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一步做優做強,積極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矚目成果。報告期內,滬市國有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金額超過5400億元,重大資產重組金額接近2000億元。2017年,深市國有企業平均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93億元、6億元,同比增長20%、43%。全年共39家國有企業完成重組方案實施,助推國企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記者溫濟聰

標簽: 成績單 高質量 股市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