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楊欣)周一是節后A股首個交易日,本周將有5只股票公布2018年年報業績。對于歷年春節后都會出現的年報行情,不少投資者寄予期望。
截至春節前,已經有26家上市公司正式披露了年報。在節前首批披露年報的個股中,大部分股價今年以來表現較好,其中20只個股同期股價表現優于上證指數。不過也有部分個股股價表現已經出現“沖高回落”的態勢。
市場人士認為,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超過3100家,節前披露年報的僅是很少一部分。從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定期報告預約披露表來看,春節過后,從2月底開始,年報的發布就會日益密集,屆時年報行情有望上演。
三大板塊備受關注
記者梳理各大機構節前投策報告發現,包括績優大盤股、績優中小創以及高送轉公司被大部分機構認為是節后年報行情的引爆點。
其中,績優公司、大盤公司將集中在2月下旬發揮利好效應,鋼鐵、交通運輸、煤炭板塊的走勢,受到主要上市公司年報業績的影響,具有正面效應。
3月份,披露數量所占比例近一半;績優公司會對食品飲料、有色、化工、保險、銀行產生影響;大盤股公司對銀行、石油石化、保險、煤炭、食品飲料的引導作用較大,均主要在3月下旬披露年報,此期間,股指表現較強。銀行、保險、煤炭、石化雙雄等會對股指形成較大的影響。由于大市值股票半數具備高比例分配能力,多數業績理想,會呈現利好效應。而4月份披露年報的公司占近半,退市風險效應增強,權重股業績好的多集中在4月下旬,最后一周披露密度很大,整體走勢處于滯漲震蕩格局。
多數中小創藍籌股業績有保障
此外,目前不少機構對中小創績優公司密切關注。在中小創公司中,2018年度不乏增長預期特別優異的公司出現。
若進一步結合2018年以來各季度的凈利潤統計,中小創中還有61家公司在預計全年凈利潤同比預增的同時,各季度凈利潤也有望持續環比增長。其中,14家公司更是預計2018年凈利潤同比增速和各季度的環比增速均有望實現20%以上的增長。
其實若觀察100只中小創藍籌股的業績預告情況可發現,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出現下滑的只有5家公司,而若以下限考慮也僅有13家。
2018年四季度以來,內地公募基金對于小盤股,尤其是創業板公司的關注度也正在逐漸提升。以剛剛落下帷幕的基金四季報為參考,相比三季度,公募基金對于主板公司的倉位配置由增轉減;對中小板的倉位配置雖然持續下降,但四季度的下降幅度要弱于主板;而對創業板公司的倉位配置則開始由減轉增。
海通證券分析師陳瑤認為,機構對于主板和中小創板塊的配置差將在未來進一步收窄。
“高送轉”個股值得留意
年報高送轉個股的超額收益率主要分布在預案公告日之前,需要分析判斷哪些個股年報有可能高送轉,然后提前介入。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高送轉股利分配政策,會在財務報表公布時(有時會在財務報表公布之前)公告股利分配預案(預案公告日),正式分配方案在通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之后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節前共有47家上市公司公布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41家預增、6家預盈。其中預增翻倍的公司有24家。預計一季度業績增長率(凈利潤增幅按公布區間折中計算)最高的公司有當代明誠、龍韻股份、華東重機,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25035.35%、3275.12%、2624.80%。對于送轉方案豐厚、年報和一季報預告都有良好成績單呈現的個股,投資者可以留意。
標簽: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