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嫁接“藍海沃土” 舟山借機招才 蓄勢發力

2019-02-25 16:28: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中國(舟山)海洋科學城 舟山市委組織部供圖 攝

中新網舟山2月25日電(項菁 葛晶)人才,被普遍認為是未來城市提質的關鍵“資源”,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出臺優厚的科研補貼、寬松的落戶標準等,欲在“搶人大戰”中占得先機。對于陸域面積、人口規模、交通資源等幾大“硬核”指標均不占優的浙江省舟山市而言,如何高效地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借機招才,蓄勢發力?

舟山給出的答案是,充分挖掘海洋資源及自貿試驗區開放優勢,以激發滬杭甬等城市人才溢出,形成與長三角核心城間的“優勢嫁接”。

“舟山擁有不可復制的海洋資源以及產業基礎,發揮好‘藍海沃土’優勢,是舟山人才工作的法寶。”在舟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全軍看來,滬杭甬等地城市化水平高,人才、科教等創新資源豐富,但空間有限,作為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的舟山,應通過海洋產業的精準引才,以形成城市合作、區域發展以及人才價值最大化的多贏格局。

“引鳳”先“筑巢”,舟山深知,一直以來,人才發展平臺是否具有競爭力,在人才擇地時具有極高的優先級。基于此,打造長三角海洋產業“科研基地”,成為舟山的著力點。

圖為舟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全軍接受<a target=

圖為舟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全軍接受中新網采訪 項菁 攝

據舟山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金曄介紹,舟山已與浙江大學、浙江海洋大學等高校簽訂合作協議,打造海洋特色“政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正在深度推進海洋生物、海洋電子信息2個特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已集聚省部級及以上層次人才16名,新引進或達成簽約意向高校及科研機構6家,新落戶人才企業36家,解決技術難題88個。

在海洋產業“高精尖”人才涌入的帶動下,2018年,舟山每萬人人才資源數達1236人,增速為2.5%,兩項指標均列浙江省第4位。

而在“成績單”的背后,蘊含著舟山對目標人才需求的深度剖析。

“海洋類創業創新人才往往比較重視公共實驗設備資源。”趙全軍坦言,即便是動輒幾百萬元,甚至近千萬元的科研經費補貼,在費用高昂的設備自購面前也略顯乏力,因此,舟山在盤通區域內科研設施資源上做起了文章。

2018年,舟山開始謀劃打造設備“大共享”平臺,金曄稱,截至2019年1月,舟山已完成對轄區內各企業設備的統計梳理,即將實現“大共享”數據上云,不久后,科研人員可通過線上預約、付費的方式,低成本、高效率使用舟山全域設備資源。

“舟山的最終目標是全面打通設備、人才、資金以及技術互通共享的壁壘,實現設備使用高效化、人才作用最大化、技術效益最優化。”趙全軍說。

除了在長三角區域內,舟山精準招才的“觸角”還延伸至全國各地,以及海外。

舟山市外事辦公室主任陳利文表示,舟山每年都會牽頭組織“招才團”,聯合企業,赴美國、烏克蘭等海洋產業較發達國家招引專家。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好趨勢下,舟山要打好海洋產業這張‘王牌’,與核心城市形成高效互動,‘借船出海’引育好人才,在提升自身城市能級的同時,助力長三角區域競爭力提升。”趙全軍如是說。

標簽: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