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天使之橙”鋁污染爭議 業內呼吁統一標準規范運營

2019-02-26 13:50:45      來源:新京報

滬深兩地處罰結果不同引爭議,專家認為風險在于管理;業內曝清洗機器基本靠手洗,呼吁統一標準規范運營

2月25日,北京朝陽大悅城內的“天使之橙”販售機。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攝

最近,無人鮮榨橙汁機“天使之橙”因滬深兩地監管部門給出不同的金屬污染結論而引發關注,“天使之橙”已宣布暫停在深圳市場的經營活動。

對于該事件,多個無人榨汁終端品牌方表示,目前各地對經營方的證件要求、抽檢標準不統一,企業“很難辦”。而一旦某個終端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品牌的發展,企業承擔的風險太大。因此呼吁盡快建立統一標準,對行業有所規范。

兩地“鋁污染”認定起爭議

深圳市市場稽查局2018年1月接到舉報稱,上海巨昂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使用的“天使之橙”現榨汁自動販售機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查處。深圳市市場稽查局對此開展調查后,于2019年1月8日開出百萬罰單。

處罰書顯示,由于“天使之橙”鮮榨橙汁機內部的“上下爪”為鋁合金材質,未覆有機涂層便直接接觸酸性食品即橙汁,不符合《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國標。此外,“天使之橙”從事鮮榨橙汁銷售,但其深圳《食品經營許可證》申領的經營項目為“預包裝食品銷售”,屬于未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生產經營。為此,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沒收“天使之橙”在深圳的違法所得,共計約119.9萬元。

2月16日,“天使之橙”通過官方微博轉發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管局發送給深圳市市場稽查局的《關于上海巨昂實業有限公司案件線索移送情況的復函》,函中認定其“上下爪”部件未接觸橙汁等酸性食品,符合標準,因此不予立案。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滬深監管部門的分歧在于設備內部“上下爪”部件是否接觸橙汁。為此,滬深兩地監管部門分別在其“上下爪”組件上涂上墨水、亮藍著色劑,風干后重裝榨汁。深圳實驗中有亮藍進入橙汁,證實“上下爪”與橙汁相接觸,而上海方面則未發現有墨水進入橙汁。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者云無心認為,在涉事的榨汁機中,鋁合金直接接觸的是橙子表皮,而其表皮上天然有一層蠟,使得鋁合金抓手接觸的并不是“酸性食物”,也就不會釋放出鋁離子。而滬深兩地監管部門的實驗方法,都是假定鋁合金抓手上有鋁離子已經釋放出來,從而考察其是否會進一步進入橙汁,因此不能說明問題。

曾因橙子發霉被整改

2月21日,“天使之橙”通過官微宣布“即日起,暫停在深圳市場的經營活動,等待政府主管部門公正公平的回復”。2月25日,上海巨昂公關部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事正處于行政復議階段,尚無最新進展可以通報,目前“天使之橙”在其他城市仍正常運營。

2月22日、23日,新京報記者走訪北京商場看到,朝陽大悅城、悠唐購物中心、國瑞城、長楹天街內的“天使之橙”均正常運營,15元/杯的鮮榨橙汁不時有人前來購買,也有工作人員前來補貨,未受上述事件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巨昂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推出過“5個橙子”、“天使之橙”兩個現榨橙汁終端品牌。2017年10月,上海巨昂宣布完成4億元B輪融資,并在融資前后發布了維果部落24小時無人便利店、維果部落椰汁小站、維果部落彩虹冰淇淋機3種無人現制現售食品設備。截至2018年7月,“天使之橙”在全國220個城市及轄區布局了6000多臺終端,月銷量超800萬杯,每年鮮橙吞吐量達7萬-8萬噸,市場占有率達到90%。

高速發展的同時,“天使之橙”也備受食品安全困擾。2014年3月,“天使之橙”前身“5個橙子”因現榨橙汁自動販賣機中出現霉變橙子、橙汁中出現黑點被曝光,此后“5個橙子”被原上海市食藥監局勒令整改。4月,上海市內的“5個橙子”終端全數被撤回。根據媒體報道,發霉主要是“5個橙子”技術缺陷導致。2014年10月起,上海巨昂對市面上所有的“5個橙子”進行更新,換代為三代機“天使之橙”。

不過2018年6月,“天使之橙”再次被發現橙汁中有黑點,且有代理商向媒體爆料其機器機箱內沒有公司宣稱的檢視系統,公司統一提供的橙子在質量上也存在問題。上海巨昂則對媒體稱,每臺機器都配備了攝像頭+紅外感應的監控設備,實時監控橙子的質量,但出于專利保護公司對攝像頭進行了遮擋,從外觀上看不到。

業內透露清洗機器主要靠人工

云無心認為,自動榨汁機最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在于兩點:一是機器是否按時規范地清洗,二是機器中的橙子是否能保持新鮮。而這兩點都不是機器本身存在的風險,而在于商家的管理模式。

多個自助現榨果汁品牌招商經理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整個行業在機器研發上最關注的是細菌超標問題,主要手段是通過臭氧殺菌等技術為機器內的水果保鮮。其次是機器榨汁組件的清洗,但基本上都是人工手洗,自動清洗效果甚微。

而對于如何清洗機器以及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天使之橙”方面對新京報記者稱“不方便接受采訪”,未予答復。

行業標準有待規范

盡管此次陷入金屬污染風波的主角是“天使之橙”,但整個無人零售行業目前尚處于不成熟階段,無論是監管還是法律法規方面都尚待完善。

據多個品牌方介紹,目前無人榨汁機行業發展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以“天使之橙”為代表的品牌運營方,在一線城市以直營為主,在二、三線城市為加盟商運營,具體方式為設備租賃,雙方根據收入分成。另一種是以河南恒純為代表的設備生產商,出售設備交由買方獨立運營。此外,各區域也有類似的公司,運營方式也更為靈活,既發展加盟商也出售設備,主要輻射周邊市場。還有部分運營方找企業代工生產機器,自己貼牌運營。

“果愛多”是廣東東莞的一個自助榨汁機品牌,目前業務主要集中在東莞及其周邊,深圳也有少量機器鋪設。“天使之橙”事件后,“果愛多”已將其在深圳鋪設的機器撤回。

2月23日,“果愛多”招商負責人羅經理對新京報坦言,此次深圳的檢查方式讓業內很緊張,不知未來是否會抽查其他項目。一旦水果變成果汁并暴露在空氣中,很可能出現大腸桿菌,而某一個終端出問題就會影響整個品牌的發展,承擔的風險太大。“現在業內沒有統一的監管標準,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項目到底是預包裝食品還是自制飲品也不統一,企業也很為難。”

針對資質辦理,新京報記者以加盟商身份詢問多家自助榨汁終端品牌商,均被告知需要根據當地標準來。橙誠招商負責人陳經理說,由于目前沒有統一標準,需要辦理的經營許范圍有可能是預包裝食品,也可能是自制飲品。包括果愛多在內的多位招商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無人榨汁終端商業模式已成型,業內希望能出臺統一標準,對行業有所規范。

云無心也認為,不應籠統地將自動販賣即食食品歸為預包裝食品或自制飲品,而應該由國家統一出臺相關標準。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2018年10月17日,上海市衛計委發布《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即食食品自動售賣(制售)衛生規范(征求意見稿)》,對預包裝即食食品的自動售賣制定了更為詳細的相關標準,但目前仍未正式發布。(張曉榮)

標簽: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