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開放運行。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之初,即確立了“中國天眼”將按國際慣例逐步開放的原則,以更好地發揮其科學效能,促進重大科學成果產出,為全人類探索和認識宇宙作出貢獻。
中國天眼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主要作用是搜尋和發現射電脈沖星。脈沖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發產生,因發射周期性脈沖信號而得名。
(相關資料圖)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征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并于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占10%。
按照科學目標和相關戰略規劃,“中國天眼”已確立多個優先和重大項目,其中包括多科學目標漂移掃描巡天、中性氫星系巡天、銀河系偏振巡天、脈沖星測時、快速射電暴觀測等,但觀測申請不限于這些領域。
中國天眼是干什么的在哪里?
1、意義價值
(1)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精密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其設計綜合體現了我國高技術創新能力。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設將推動眾多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它的建設與運行將促進西部經濟的繁榮和社會進步,符合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2)FAST的天線口徑為500米,將是國際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其靈敏度提高約10倍。如果天體在宇宙空間均勻分布,FAST可觀測目標的數目將增加約30倍。與美國Arecibo300米望遠鏡相比,FAST靈敏度高2.25倍,而且Arecibo20°天頂角的工作極限,限制了觀測天區,特別是限制聯網觀測能力。可以預測FAST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并將吸引國內外一流人才和前沿科研課題,成為國際天文學術交流中心。
2、應用價值
(1)能把中國空間測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將深空通訊數據下行速率提高100倍。
(2)脈沖星到達時間測量精度由120納秒提高至30納秒,成為國際上最精確的脈沖星計時陣,為自主導航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脈沖星鐘。
(3)進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視,以1HZ的分辯率診斷識別微弱的空間訊號,作為被動戰略雷達為國家安全服務。
(4)基于FAST的強大功能,如果銀河系(直徑約為15萬光年)內存在外星人,他們的信息就很可能被發現。國際科研項目“搜尋外星人計劃”(SETI)的首席科學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裝設備,可合作搜索外星人信號。
中國天眼工程的奠基人是誰?
中國天眼工程的奠基人是南仁東,于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標簽: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