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聚美收共享充電寶 公司股東質疑陳歐“盲飛”

2017-09-01 18:11:20      來源:新京報

聚美購共享充電寶 股東質疑創始人陳歐“盲飛”

8月31日,聚美優品宣布已經完成對深圳街電科技的收購。聚美優品的全資子公司River International Holding將持有街電科技60%的股份。不過,在收下充電寶的同時,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也遭到了股東的質疑,直斥其讓股東處在“盲飛”狀態。

股東稱9個月未獲得任何財務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街電科技是一家共享充電寶公司,該公司已經在超過20個主要城市部署充電寶設備。其共享充電寶業務目前采用的是自助租借的機柜模式。由街電科技將其充電機柜布放在合作的如商場、電影院、餐廳等,而用戶通過掃描機柜上的二維碼,即可取走,用完在街電其他服務網點歸還。

今年5月,聚美優品宣布以3億元收購共享充電寶企業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的60%股權,陳歐擔任“街電”董事長。據天眼查顯示,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主營“Anker街電”城市移動電源租借服務。天津順事通達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街電60%的股權,而天津順事通達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陳歐。

陳歐的入主也使街電的創始團隊發生動蕩,原CEO王哲出局,由原源替任,創始軟件團隊和硬件團隊的負責人也被曝全部離職。新任街電CEO原源,系阿里影業前高管。2011年,原源加入阿里巴巴,負責支付寶錢包運營推廣和支付寶O2O業務,2014年調任淘票票,是淘票票最早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就在兩天前的8月29日,這起投資引發了聚美優品股東恒潤投資的不滿,恒潤投資發出了一封致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和聚美優品大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管理和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的公開信,指責聚美優品讓股東處在“盲飛”狀態。

在公開信中,恒潤投資指責聚美沒有兌現諾言,將IPO籌集的資金投資于核心業務的市場營銷、品牌推廣與產品開發,而將超過5900萬美元的資金投資在了值得懷疑的電視劇制作和共享充電寶上。該公開信中稱,“股東們已經被迫‘盲飛’了9個月。”

信中指責,聚美已經停止有意義的股東交流22個月,并且有9個月沒有給股東披露過公司任何財務信息。

恒潤投資的指責還提到了在陳歐一年前提及的私有化計劃,此前,聚美優品宣布以每ADS(美國存托股票)7美元的價格回收公司,這一價格相當于發行價的三分之一。信中稱這一提議大大低估了公司的價值,并導致了隨后公司股價的下跌。

恒潤投資向聚美提出解散負責審核收購要約的特別委員會,并立即宣布每股1.5美元的特殊股利,向投資者返還2.25億美元,向股東現金分紅等要求。

陳歐:充電寶將鞏固聚美平臺流量

對于公開信中的指責,陳歐昨日晚間公開回應稱,信中提及自己已經有22個月沒和股東交流不實,事實上公司與管理層溝通頻繁。

而被質疑的包括街電充電寶在內項目,陳歐回應稱這些為聚美在獲得終端客戶及流量上起到了非常大的補充作用,將會是聚美平臺的流量和品牌鞏固的重要環節。

關于公司賬面現金及分紅問題,陳歐稱,“管理層是公司最大股東,如果管理層選擇分紅,大股東套現,這會被看成是最自私的行為。我們選擇了讓公司持有現金,鞏固和加強聚美的市場份額,開拓可以幫助公司發展的新興領域。聚美是我全身心投入的事業,相信我比任何人都希望這個公司發展得更好。”

記者就此事聯系紅杉資本,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應。

■ 背景

聚美優品股價較最高點已跌92%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聚美實現營收9.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約16.1%,凈利潤為0.2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約16%。

縱覽聚美上市以來的業績表現,公司的凈利潤自2014年達到0.56億美元的高點后即開始出現下滑。其股價也從2014年中期開始出現下滑。昨日,聚美優品報收3.06美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1.92%,市值4.52億美元。其股價較39.45美元的歷史最高點已經累計下跌了約92%。

在業績下滑的背景下,2016年1月份,聚美優品成立影視公司聚美影業,陳歐宣布其正式進軍影視文化行業,且當時表態:“將在三年內打造成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今年4月份,陳歐又宣布進軍智能家居行業,推出空氣凈化器。5月份,陳歐又宣布斥資3億元投資共享充電項目街電,遭到了王思聰的調侃。

2011年,真格基金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險峰長青向聚美優品投資了總額為650萬美元的A輪投資,回報率達五六百倍。徐小平曾在公開場合稱聚美是他最成功的投資之一。

不過,從聚美優品向美國證監部門提交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在今年第一季度,真格基金和險峰長青從聚美優品主要股東名單中消失。這意味著二者已經大幅減倉聚美股票,退出了聚美主要股東名單。

一位資深行業分析人士指出,聚美沒有建立清晰的市場品牌定位,定位的模糊導致了聚美很難長期留住用戶。至于對充電寶企業的投資,該人士稱,此舉可能帶來潛在的財務回報,以及從線下服務向線上導流。

也有聲音認為,隨著電商增速的普遍放緩,電商依靠流量快速帶來紅利的階段已經結束。在電商巨頭的沖擊下,垂直類電商獲客成本持續上升,因此,不難理解聚美希望通過共享充電寶獲得流量的舉動。

■ 追問

共享充電寶能“挽救”陳歐嗎?

今年3月以來,共享充電寶融資賽打響,各方資本紛紛看好行業前景,競相攜資踏入。截至目前,據公開報道統計,共有30多家機構入局。其中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因聚美優品投資,自5月份來,頻頻被爆“融資失敗”、“拖欠服務商欠款”等問題。8月30日晚,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公開回應,“又有一些黑文在傳,街電沒錢融資失敗的,回頭給你看賬戶。”而街電在今年3月及5月相繼完成了兩輪融資,共3.5億元。

共享充電寶一問世就出現“業內火熱、外界質疑”的局面。獨立互聯網分析師唐欣坦言,“這個行業的特點是重資產、重營銷、然后薄利潤,需要有其他的業務協同發展才有可能健康持續發展下去,單獨做這塊很困難。”

而一位共享充電寶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大家為的是線下流量的入口。共享充電寶將是未來線下物聯網的節點,連線智能手機用戶以及服務的端口,算是一種布局。可能也是各大巨頭關注的點。”

陳歐在回應中也提到,“有質疑聚美投資影視和街電是不務正業。事實上,都是為了流量,流量向超級APP聚集,越來越貴。通過成本更低廉的方式獲取流量,是一個企業運營邏輯。”(記者 楊礪 陳維城)

標簽: 聚美 創始人 股東 公司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