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9家醫藥保健類上市公司陷虛假宣傳風波
10年9家醫藥保健類上市公司陷虛假宣傳風波
不完全統計,過去10年至少9家醫藥、保健品上市公司陷“虛假宣傳”風波;莎普愛思廣告費相對2008年增56倍
12月8日,因涉嫌虛假廣告被監管的莎普愛思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和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的關注函,關注莎普愛思是否重新啟動旗下產品莎普愛思滴眼液的臨床有效性試驗等內容。
近日,莎普愛思被“丁香醫生”以一篇文章《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質疑,認為莎普愛思廣告語使得消費者相信了“眼藥水就能夠治好白內障”,許多消費者出現并發癥、延誤治療等情況。
隨后莎普愛思在12月6日被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盡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12月7日,莎普愛思股票停牌。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2007年至今的10年間,至少9家上市的藥企、醫療、保健品企業曾經被曝光涉嫌虛假廣告宣傳,并由此陷入風波,其中包括愛爾眼科、沃華醫藥、交大昂立、東寶生物、九典制藥、通化金馬、莎普愛思等公司。
莎普愛思被要求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
12月8日晚間,莎普愛思披露,公司當日收到上交所《關于對莎普愛思主要產品滴眼液有關事宜的問詢函》以及證監會浙江證監局的《上市公司監管關注函》,上交所及浙江證監局分別要求莎普愛思說明臨床試驗、藥品審批、廣告、是否有消費者投訴、涉嫌行賄等問題。
其中上交所要求莎普愛思回復,前期是否已按照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有關規定啟動公司產品莎普愛思滴眼液的臨床有效性試驗。如是,請公司披露當前工作進展、后續具體安排以及預計完成時間,并說明目前相關試驗工作是否形成初步結果,是否發現異常狀況;如否,請公司披露相關工作的具體執行計劃和預計完成時間。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最早在12月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莎普愛思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有關規定,盡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并于三年內將評價結果上報。同時,還要求莎普愛思嚴格對照藥品說明書適應癥中規定的文字表述和廣告法規有關規定開展廣告自查,不符合規定的,立即糾正,并報當地市場監管局。
記者注意到,今年離莎普愛思的最新的臨床研究已經過去了有近20年的時間。莎普愛思在澄清公告中披露,公司的滴眼液是1983年在意大利上市,莎普愛思1991年和江蘇省藥物研究所合作,開始對該滴眼液合作研制。1994年,莎普愛思滴眼液獲得新藥臨床研究批件,1998年,由17家醫院進行了第Ⅲ期臨床試驗,當年年底取得國家藥監局新藥轉正式生產批件。
一位從事醫藥研發的耿先生對記者表示,莎普愛思如果按照要求完全重新啟動滴眼液的臨床試驗,從一期臨床到最后的三期臨床試驗需要長達近3年的時間,花費在1千萬左右,“不排除他們直接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情況。”
9年滴眼液收入增46倍,每元廣告費產生3.72元營收
莎普愛思滴眼液產生的營收增速較快。2008年,其莎普愛思滴眼液收入為1581.47萬元,2011年這款產品銷售收入過億元。2016年這款產品營業收入為7.525億元。從1581.47萬元到去年的7.525億,公司莎普愛思滴眼液產品收入9年同比增46.62倍。
值得注意的是,莎普愛思同期廣告費(2008年至2016年)也由456.15萬元增至2.63億元,同比增幅56.67倍。
耿先生對記者表示,由于醫藥產品有一定的專業度,部分民眾很難通過生澀的術語就了解某一藥品或者保健品的作用和功能,為了能夠擴大銷售,醫藥、保健品等產品通過廣告的形式來擴大知名度非常常見。
數據顯示,莎普愛思2014年至2017年1-9月對應的廣告費用分別為2.1億元、2.4億元、2.63億元、2.2億元,分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的27%、26%、26.84%、31.87%。莎普愛思2014年至2017年1-9月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7.66億元、9.22億元、9.79億元、7億元。 以此計算,莎普愛思2016年度每一元廣告費已可以帶來3.72元收入。
而滴眼液也成為莎普愛思最賺錢的產品,僅莎普愛思滴眼液在2014年、2015年、2016年產生的收入分別為5億元、6.6億元、7.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95.57%、95.3%、94.6%。
12家上市公司陷虛假宣傳,9家為醫藥保健類
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07年至今,曾經涉嫌虛假廣告宣傳的上市公司包括愛爾眼科、沃華醫藥、交大昂立、東寶生物、九典制藥、通化金馬、莎普愛思、東阿阿膠、湯臣倍健9家醫療、藥企或保健品上市公司;非藥企、醫療、保健品被曝光涉嫌虛假廣告宣傳的,有格力電器,以及沖刺IPO的擬上市公司養元智匯(主要做六個核桃)、筑博設計。
2007年,東阿阿膠的直營店店員、官方商城將旗下產品“桃花姬阿膠糕”作為“保健品”,而產品包裝上僅標識有“食品生產許可證號”。
2012年,江中藥業因旗下“江中牌兒童健胃消食片”在廣告中稱產品“每天賣出71萬盒”,涉嫌虛假宣傳被上海市工商局通報。
2013年,上市公司東寶生物旗下的產品‘圓素’牌膠原蛋白被曝出虛假宣傳、膠原蛋白試驗報告造假,廣告語中有“化療期間皮膚瘙癢,服用了‘圓素’牌膠原蛋白之后解除了痛苦。”“給自己的父母購買服用‘圓素’膠原蛋白之后,二位老人的睡眠明顯改善”等內容,而東寶生物的原產品并未取得保健品批號。
當年6月,東寶生物就被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調查。2013年8月,包頭市工商局對東寶生物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稱東寶生物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最終被處罰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罰款10萬元。
該事件在當時引起了較大轟動,東寶生物在事件發生后在2013年6月6日股價跌停,受后續影響,股價在6月28日也遭遇大跌。不過,東寶生物本身的業務并沒有受到影響,東寶生物在2013年7月披露,旗下“年產1000噸可溶性膠原蛋白”的項目,已經開始批量試生產。當年東寶生物凈利潤為4264萬元,同比增長20%。
2014年4月,九典制藥旗下的藥品“陽春玉液”被安徽省食藥監局披露,涉嫌虛假違法廣告行為,稱“陽春玉液”在蚌埠、亳州等地的多個廣播電臺發布了136次虛假廣告。
同樣是2014年,愛爾眼科也被曝出虛假宣傳。當年2月10日,黑龍江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黑龍江虛假違法廣告名單。其中指出,愛爾眼科醫療在哈爾濱都市資訊頻道發布的廣告中出現患者及醫生形象,愛爾眼科飛秒激光55萬例成功摘鏡手術,有例為證等內容。黑龍江工商局認為,該廣告利用患者、衛生技術人員形象作證明,誤導消費者,嚴重違反廣告法律、法規規定。資料顯示,愛爾眼科的主要業務中包含準分子手術、白內障手術、眼前段手術等內容。在該事件發生后,愛爾眼科并未披露相關公告。
而愛爾眼科業績此后仍出現了大幅增長。wind數據顯示,愛爾眼科在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營業利潤分別為4.29億元、6億元、7億元。
2017年7月1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虛假廣告名單中稱,在“參枝苓口服液官網”網站發布的標識為“參枝苓口服液”的廣告,其中廣告中宣稱“一個多月,我感覺就有效,腦萎縮、癡呆癥四個療程得康復”等內容。而這個“參枝苓口服液”的生產商,就是上市公司沃華醫藥。
數據顯示,沃華醫藥是一家主要從事心腦血管中成藥研發的企業,旗下有心可舒片、骨舒康、荷丹片等產品。新京報記者關注到,沃華藥業并未對“參枝苓口服液”被認定為虛假廣告做出公告,公司股價也未受到影響。
虛假廣告常被解釋為經銷商行為
2016年4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披露,上市公司通化金馬藥業生產的藥品“仙藜口服液”產品通過廣播健康咨詢的方式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宣稱“使用一個多月,身上因為糖尿病引發的瘙癢消失了,不用撓了,晚上睡眠也好了,飯后血糖也降下來了,還平穩了”等,被認定為虛假違法廣告。
2016年4月21日,通化金馬就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在回應中,通化金馬表示,公司對“仙藜口服液”實行代理銷售,在《產品代理銷售協議書》中約定“廣告制作費用及發布費用全部由代理商承擔,代理商必須保證廣告發布的合法性,如因代理商發布非法廣告或采取非法形式發布廣告而給通化金馬帶來的法律及經濟責任,完全由代理商承擔。”
通化金馬稱,在2016年3月初,也就是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前,公司就通過不同渠道了解到有一家經銷商擅自篡改原廣告批準內容,夸大其功能。在發現問題后,已通知涉事經銷商立即停止所有違法廣告的宣傳。
事實上,在虛假廣告風波中,經銷商或代理商“背鍋”的并不只有通化金馬一家。
2016年12月2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知稱,上海交大昂立生產的保健食品“昂立一號牌益生菌顆粒”通過電視媒介發布“沒有任何副作用,保證緩解便秘、腹瀉,吃一個月,腰圍腿圍就有改善”等虛假廣告。虛假宣傳事件對交大昂立股價造成一定影響。2016年12月27日至29日,交大昂立股價三連跌,總市值下跌超過4億元。
2016年12月31日,交大昂立發布澄清公告稱,發布該廣告的是公司的外地電視購物服務代理商上海灝耀實業有限公司。在2016年9月2日起至12月底,該代理商就已經沒有對“昂立一號牌益生菌顆粒”進行任何節目廣告宣傳。
2015年4月,湖北省食藥監局對湯臣倍健子公司佰健生物生產的“湯臣倍健牌蜂膠軟膠囊”采取暫停銷售行政措施,其違法原因是“利用消費者的名義和形象為產品功效做證明”,并在某廣播電臺共計發布30次。
據媒體報道,事后,湯臣倍健當時對此事予以否認,并表示該廣告是當地經銷商擅自發布,不存在產品停售的情況。
記者注意到,湯臣倍健也并未對此事進行信息披露,當時公司股價并未有較大波動。 而2015年8月湖北藥監局的公告顯示,廣州市佰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按要求在湖北相應媒體停止了違法廣告發布,發布了違法保健食品廣告更正啟事,湖北藥監局決定解除湯臣倍健牌蜂膠軟膠囊的暫停銷售措施。
新京報記者 李云琦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