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房企拼殺“下半場”:沖規模、提利潤

2017-09-01 16:07:51      來源:新華網
 銷售規模仍然是房企下半場征戰的利器。近日多家房企紛紛發布中報,恒大、碧桂園、萬科正在奔向5000億的路上,而不少處在二、三線陣營的房企提出了千億的銷售目標,有的今年劍指千億,有的明后年瞄準千億。

  不可否認規模的重要性,但值得警惕的是,已經有幾家品牌房企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甚至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首開上半年實現簽約金額383.25億元,同比上升19.96%,不過營收和凈利均大幅下滑,首開實現營業收入111.69億元,同比下跌1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6億元,同比下降66.35%。

  華潤置地凈利也出現大幅下滑。上半年,扣除投資物業評估增值后的核心股東應占溢利為32.5億港元(約合27.6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下降48.1%;即便計入投資物業評估增值后,股東應占溢利依然同比下降了33%。而過去,華潤置地一直強調注重股東回報,與中海一樣,整體盈利能力一直頗為人稱道。

  確實,今年以來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華潤置地凈利下降,部分原因是受樓市調控的影響,一、二線多個高端項目受到限制。首開則解釋稱,業績降低的原因是不同報告期結算的產品結構不同。

  但面臨同樣的環境,萬科等房企依舊在利潤與規模上實現雙漲,可見龍頭房企的應變效率極高。數據顯示,萬科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億元,同比增長36.5%;毛利率提升7.35個百分點至25.3%;凈利率提升4.9個百分點至14.4%。

  房企梯隊格局中一個重要信號開始出現,最為明顯的是恒大,恒大過往規模化、高負債的房企,正在通過降負債、控成本等多重方式,努力實現從保規模到保效益的轉變。恒大已提出,向三低一高轉型,即低負債、低杠桿、低成本、高利潤。

  恒大還明確,今年不會再調整目標,但完成4500億是沒問題的,且會大幅超額完成,下半年的計劃是保證效益,爭取銷售均價在1萬元/平方米以上,利潤與上半年持平,恒大高層甚至表示:如果稍微降一點效益的要求,今年銷售超6000億都沒問題。

  不只是恒大,今年以來,部分嗅覺靈敏的房企圍繞著提升利潤展開了多個維度的變革。房企通過內功挖掘,包括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優化投資、提升產品和服務等方式,來提高利潤。

  萬科甚至提出,要更加追求ROE(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持續的穩定甚至上升,這比靜態的凈利率指標更加全面。萬科集團董事長郁亮還強調,萬科過去盈利能力提高,跟合伙人機制有很大關聯。員工都把項目當做自己的項目來看待,在費用的節約、控制方面比以往做得更好。

  此外,控制土地成本更是十分重要,規避土地市場過熱的風險,泰禾集團全面轉入到以并購為主的階段,上半年共計有10個項目是通過并購的方式獲取,土地獲取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把控。遠洋也提及,正在通過并購控制土地成本。

 

標簽: 利潤 規模 房企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