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半”之后去哪兒? 校內托管省心更放心!
華融小學的學生在放學后參加足球訓練。
昨天下午四點半,下課鈴聲響起,位于員村山頂的天河區華融小學的孩子們從教室里魚貫而出。一隊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向校門,那里站著翹首等待他們放學的家長;另一隊孩子則分別走進了不同的教室,參加課后的“430素質營”。今年3月,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做好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全省各地要高度重視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服務時間原則上為正常上課日的早上上課前、中午及下午課后至18時。指導意見將于4月20日正式實施。
長期以來,“四點半難題”困擾著很多家長和孩子,如今,隨著越秀區、天河區相繼試點校內托管,這一難題有望得到緩解。近日,記者走進了一些開展試點的學校看到,校內托管改變了許多家長和孩子的生活,家長不再因為孩子“無處可托”焦慮煩惱,孩子們的學習效率提高了、課余生活豐富了。而在未開展試點的學校,許多孩子在放學后都奔向了校外托管。相當一部分家長表示,課外托管甚至成為家庭關系的“潤滑劑”,希望校內托管盡快全面鋪開。
校內托管“很好玩”
家長:孩子每天都能早睡半小時
“我兒子去年9月開始參加了學校的校內托管,完全免費。最大的變化就是,基本每天都能比過去早睡半小時。”越秀區家長魏先生告訴記者,兒子峰峰今年上三年級,學校開設校內托管之前,峰峰先是在校外參加“家庭作坊式”托管班——只管寫作業,每個月1000元左右,一個學期大概4000元。
“花錢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托管班地方小,孩子們擠在一起寫作業,互相打打鬧鬧的,寫到六點鐘,都沒寫幾個字。”魏先生說,老二出生后,家里請了阿姨,可以負責接孩子,峰峰便不再參加托管班了。但回家早的問題是,老二喜歡找峰峰玩,導致峰峰沒辦法專注做作業。
“基本上要等我們回家了,吃完飯,才能認認真真寫作業,經常要寫到十點多。”學校開展校內托管后,雖然只是請外面機構的老師看管寫作業,魏先生還是毫不猶豫地給兒子報了名。“座位都是隔開的,孩子們就沒那么容易打鬧了。而且他們在學校里多少有紀律約束,不敢像在托管班或者外面那么放肆。托管到五點鐘,作業基本能做一半。”魏先生說。
孩子:學校的托管地方大還能學東西
華融小學是天河區4所“試點”校內托管的學校之一,以“430素質營”的形式開展課后托管已有一年。曉毅是該校五年級學生,這天,他參加了“430素質營”的語言藝術班,學習內容是排練《曹劌論戰》,曉毅飾演魯莊公。
負責培訓的老師給曉毅講戲:“咱們一開始先有一段《十面埋伏》的音樂,因為當時魯國已經被敵國團團圍住了,音樂渲染的就是這種大敵當前的緊張氣氛。戰報如雪片般飛來,每兩分鐘就會有士兵沖進來喊‘報!’然后你就起身看地圖。”曉毅點點頭,老師一聲“開始”,他便坐在了一張書桌前——那是魯莊公的“王位”。
曉毅明顯沒有進入角色,他帶著笑容站起來,轉身踱步到了地圖前。“停!”老師對他的表現并不滿意:“魯國都快亡國了,你作為國君怎么還笑得出來呢。情勢那么緊急,你怎么能晃悠悠地走到地圖前呢。重來!”華融小學的廖紹華老師站在臺下看他們排練,不由地感嘆:“還是這些老師排戲更專業,學校自己的老師做不到那么專業。”
曉毅從這學期開始參加學校的“430素質營”,此前,他參加的是小區內的一家托管班——只管寫作業,托管到晚上七點,每個月六百元左右。“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學校的托管,地方大,空氣好,還能學點自己喜歡的、好玩的。”曉毅說。
覺得學校托管“好玩”的不止曉毅。秦先生的兒子今年上一年級,參加學校素質營周二的圍棋班和周五的語言藝術班。秦先生家里有老人,接送不成問題。之所以讓孩子留在學校托管,是因為孩子希望參加,覺得“好玩”。
學校:近六成學生參加“430素質營”
天河區試點學校的素質營在下午最后一節課結束后開課,每節課1.5小時,每類課程1~2節/周,每個班人數控制在25人左右。學生們自愿參加,每學期可以選擇1~3門課程。收費方面,每學期750~1485元不等。龍洞小學是“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把國家補貼用于足球課程,最便宜的足球訓練班,每學期僅需200元左右。所需 費用,都是引進的培訓機構收的。
據天河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選擇,體現了從“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的變化,并不是單由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做的決定,而是讓家長也參與到決策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家長的權益和需求,從招標到審核,整個決策過程公開透明。最終選定的教育機構持有民辦學校資格證,目前與學校簽約一年。派任到各學校的課程老師,多為高校教授或年輕老師,以及各區少年宮退休后的教師。
記者從華融小學了解到,目前學校總人數778人,“430素質營”的招生人數達到了692人,其中不重復報名人數為456人,開了18個專業,共有38個班,41名任課老師,25名老師參與管理。
老師:每天四五十元收入無明顯增加
華融小學校長郭文峰坦言,自從開展了“430素質營”后,許多老師的下班時間都推遲了。“以我自己為例,孩子們在學校里待的時間長了,不到晚上六點半,我的心都放不下來。直到確認孩子們都走了,我才敢下班。”
至于收入,老師們表示,沒有明顯增加。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學校開展試點后,下午放學后的托管由機構負責,但午休托管由校內老師負責,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2元。“看一個中午,不能睡覺,也就是四五十元。現在每個老師大概一周輪一兩次,負責午休托管的那天,對我的體力就是挺大的考驗,買一杯咖啡的錢,就抵掉一半的托管補助了。”一位老師表示,不希望社會太關注老師的補助:“一說補助,可能有些家長就會認為老師是收了錢的,做這些事情就是理所應當的,但我們覺得做這些事情真的是在奉獻。”
校外托管有點奔波
有了托管班不再“吼娃”
當曉毅在學校里演著魯莊公的時候,四年級學生東東正跟著托管班的老師和30多名小朋友一起,從學校出發,穿過花城大道,步行五分鐘到位于高德匯的托管中心。
東東的爸爸媽媽在芳村上班,每天回到家都晚上六點多了。剛上學那會兒,東東有老人接送。后來,東東媽懷了老二,就沒有精力管東東寫作業了。“小男孩坐不住,我每天下班回家都累死了,輔導他寫作業容易火大,我就想找一個托管班,讓他寫完作業再回家。”東東媽說。
幸運的是,東東班上有家長在學校對面的小區里租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房一廳,開設了托管班,班上有不少同學都在那里午托和晚托。“畢竟是熟人,知根知底的,而且她自己的孩子也跟這些上托管的同學一起,肯定會比較上心。”
現場考察后,東東媽就把孩子送進了這家托管班,每個學期繳費5000元左右。雖然費用不低,但東東媽覺得這錢花得實在太值了。每天東東寫完作業回到家,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東東媽再也不用為了作業問題“吼娃”,母慈子孝,其樂融融。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