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21省市發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旅游業挑起大梁

2017-10-30 14:01: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主力:第三產業挑起增長“大梁”

在已公布數據的地區,大部分地區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勢迅猛,已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全國已公布數據的21個地區中,就有5個地區的第三產業增加值超過10%,另外還有10個地區的增加值超過9%。

作為前三季度GDP增幅超過10%的兩個地區,貴州省和重慶市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6%和10.6%。在貴州省,前三季度的服務業增加值為4282.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6%,拉動經濟增長5.2個百分點。其中,旅游業延續了“井噴式”增長,前三季度,該省旅游總人數5.9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0.0%;旅游總收入5621.97億元,增長41.6%。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最新數據還顯示,貴州省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長較快。

對此,郭磊表示,從經驗規律及目前的消費趨勢來看,這一階段的中國經濟面臨著典型的“消費升級紅利”。一是在一二線城市,由于人均GDP已經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消費升級一則表現為對旅游、環保、健康、養老等需求的增加;二則表現為對新消費模式(如本地生活O2O)的需求增加。二是在廣大的三四線城市,隨著收入門檻效應的到來,人口的回流、傳統商場等消費渠道的下沉以及品牌化消費意識的拓展,在消費電子、家電、家具、服裝、餐飲、食品飲料等領域的消費擴張和消費升級極為明顯。

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表示,消費升級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居民消費仍有巨大潛力。隨著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農村居民成為新城鎮居民后,其家庭設備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娛樂服務消費類需求將會進一步擴大。另外,隨著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對服務型消費支出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醫療保健、金融服務及保險領域的消費金融需求必將不斷涌現。

轉型:投資結構調整優化提速

2017年1-9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5%,增速整體趨穩。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介紹,區域協同發展的效應在進一步增強,中西部地區承接了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和技術轉移,后發優勢突出,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項數據上,西部地區要快于全國1.9個百分點。

正如邢志宏所言,在各地公布的數據中,西部省份和直轄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均保持了快速增長。其中,重慶市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934.73億元,同比增長10.1%;四川省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366.4億元,同比增長10.3%;貴州省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9541.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5%。與此同時,全國多個省份的民間投資相比此前出現明顯回升,重慶市前三季度民間投資6686.75億元,增長14.3%,占全部投資的56.0%;福建省前三季度民間投資11565.68億元,增長17.8%,占福建省投資的比重為60.6%,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76.3%。

值得一提的是,多地數據顯示,投資領域里的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在變快。其中,中高端產業投資快速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投資整體呈現量增質更優的運行特點。

以河北省為例,前三季度該省固定資產投資24787.9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1-8月份有所提高,但高耗能行業投資卻在下降,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同比下降了2.2%。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巡視員趙培亞表示,今年以來,在經濟整體企穩回升的大背景下,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出一方面增速穩中略緩,另一方面結構持續改善的運行態勢。投資新變化是順應經濟結構調整的表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動了過剩行業的市場出清,以前集中在鋼鐵、煤炭、水泥、有色、石化等領域的重資產類投資正在被一些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轉型升級的項目所替代。下階段應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合理有效投資,落實民間投資各項政策,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更好地激發企業的活力和投資動力。(林遠)

標簽: 經濟運行情況 旅游業 效益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