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從一紙禁令到主動作為 重慶熏臘肉“小事”獲大“贊”

2018-01-18 14:51:18      來源:新華社

從一紙禁令到主動作為 重慶熏臘肉這件“小事”收獲群眾大大的“贊”

“從一紙禁令到主動作為,因為熏臘肉這件小事,我要為政府點個大大的‘贊’!”拎著剛剛從熏肉“神器”里熏的油光發亮的臘肉,重慶市渝北區龍塔街道龍塔社區居民李艷芳豎起了大拇指。

每到歲末年初,重慶、四川、貴州等地的群眾家家戶戶都有熏制臘肉、香腸、柴火雞等年貨的風俗。各種臘味用松柏枝點燃后的濃煙熏過后,浸染上一層濃郁的松柏香,格外誘人。

然而,2015年重慶市多部門聯動,一紙禁令將熏臘肉的事兒禁止了。原因是熏臘肉味道雖好,但對空氣造成的污染太嚴重。

傳統的熏制辦法是一個鐵桶,下面生火燒松柏枝,上面掛臘肉。因為熏制要的就是煙大,所以松柏枝不能見明火,專門捂出濃煙。

“因為熏臘肉的煙太大,常常有人誤報火警。”重慶市渝北區龍塔街道龍塔社區黨委書記劉姣說,鄰里間因為煙大影響空氣,也時常發生矛盾。

可是,一紙禁令把熏臘肉禁了,群眾意見更大:“我們重慶人就是愛吃熏肉,老祖宗傳下來的,幾百上千年了,哪能說禁就禁了?”

“為民辦事,還真不能一禁了之。”重慶市渝北區環保局副局長陳學軍說,本著為民務實的理念,重慶政府部門向環保裝備公司定制研發了一種“無煙環保臘肉熏制機”。

在龍塔社區菜市場邊上的臘肉定點熏制點,記者看到這種熏肉“神器”。它由熏制箱、冷卻系統和凈化系統三部分組成,臘肉掛在熏制箱,底部加柏樹枝密閉熏制,產生的油煙被風機抽到冷卻系統里降溫后進入凈化系統。凈化系統通過高壓放電原理使油煙粒子帶電后吸附在相應的電板上,排出的絕大部分就是水蒸氣了。

熏制點負責人張忠說,用這種“神器”熏出來的臘肉,既保證了原來的味道,又環保。

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檢測發現,使用無煙環保臘肉熏制機后,每立方米空氣中顆粒物濃度從過去的450毫克至500毫克降低到了3毫克左右;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油煙濃度能從40毫克左右降低到0.6毫克左右。

裝備研發成功后,政府改堵為疏,在各個街道社區設置臘肉集中熏制點,引導群眾到這里熏臘肉。冬至過后,渝北區在轄區11個街道,陸續設置了90多個集中熏制點。

“一套機器3萬多元,有的是街道政府直接購買或租賃,有的是經營戶購買或租賃,向群眾低價提供服務。”渝北區龍塔街道副主任李燎原說,他所在的街道有7個社區,每個都設置了集中熏制點。

有了熏肉“神器”,社區居民李艷芳說今年這次熏臘肉最舒心。“我們家為過年準備的臘肉、臘腸、臘豬腳加起來有50多斤,都是在集中點熏的!”李艷芳說,過去不僅政府要排查禁止,而且自己熏,光松柏枝一斤就得1塊多錢,還要耗費大量時間,現在熏一斤臘肉只要2塊錢,到時來取就行。

“熏臘肉雖然是件小事,但從簡單的‘禁’到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現了治理方式的轉變。”李艷芳說。(記者陳國洲、谷訓)

標簽: 臘肉 重慶 禁令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