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師附中被名校錄取的學霸咋煉成?有人5歲半學架子鼓
近日,省城的高中娃們捷報頻傳,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及國際頂級的藝術學院等等,都在向山東的孩子伸出橄欖枝。他們何以成為邁入頂級學術殿堂的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與眾多“牛娃”們交流發現,這些孩子有的沉穩低調,有的活潑自信,但有著鮮明的共同點: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并持之以恒地努力著;他們愛好廣泛,大多能力全面,而家庭和學校為他們提供了發現自己、發展自己的土壤。
山師附中這幾個高三學生都已被國際知名大學預錄取。記者 周青先 攝
成長中
發現了自我興趣
3月29日,在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剛剛被國內外名校錄取的六名同學齊聚,18歲女孩耿一格被牛津大學預錄取,韓國女孩崔義元以國際生身份入圍清華大學,周子怡收到美國13所藝術院校的錄取通知書,“架子鼓男孩”張馳將進入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圓夢……
留學熱持續升溫,但近年來進入國外藝術學院深造的仍然不多。“架子鼓男孩”張馳說,他從五歲半接觸架子鼓就沒有放下鼓棒,發現對鼓的熱愛也屬偶然,小時候,父親帶他去樂器店想讓他學鋼琴和薩克斯,但當他無意間坐在一套鼓前像模像樣地敲打的時候,發現了自己對鼓的喜愛,于是開始了漫漫習鼓路。
已收到美國13所藝術學院錄取通知書的女孩周子怡,將赴美國ACCD藝術學院學習交互設計。周子怡說,她從小喜歡畫畫,但并不是美術生,起初她考入山師附中國際部,父母打算讓她學習商科,但在高一時,她與同學組團參加一次比賽,負責設計環節,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和天賦。
被牛津大學錄取的女孩耿一格選擇的純數學專業,她寫在“特長與愛好”一欄中的第一個詞就是“數學”。耿一格說,小學時在奧數班中,她發現了自己對數學的興趣,此后一直在數學學科學習精進,多次在數學競賽中獲獎,她最喜歡的放松方式還是做數獨游戲。
“我是幸運的,我這么早就知道自己興趣所在,所以我的努力就有了動力。”周子怡說。
堅持,
把興趣變為目標
學習的路并不輕松,山師附中班主任曹立對他們的評價就是“特別能堅持”。
張馳在講述自己習鼓的故事時說,尤其到了初中,學習時間緊張,而習鼓也迫切需要精進,壓力很大,他周末時間拜師練習,常常持續到深夜12點,等回到家大約凌晨1點,已經非常疲倦了,這樣的練習一直持續到現在。
“剛開始我要學藝術,家人是不支持的。”周子怡說,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說服父母,終于獲得父母的支持。準備美國各藝術學院錄取時資源有限,周子怡就利用每次有留學的師哥師姐來校宣講的機會主動結識,向他們請教,仔細研究各藝術院校的風格、專業排名以及錄取偏好,并赴北京等地學習。
以國際生身份進入清華大學的崔義元是韓國女孩,小學二年級,當她來到中國時,僅會說一句漢語“我想上廁所”,如今,她在山師附中班級中成績排在首位,年級前列。提起女兒的“拼”,媽媽李庚美既佩服又心疼,她說:“她從來沒有遲過一次到、請過一次病假,經常加班加點學習,就連課間都排滿了。”
家長傾囊支持,
學校平臺寬厚
面對一眾記者,耿一格感謝了父母的陪伴。她說,在數學的學習道路上,她時常感到壓力巨大,“我自己的要求比較高,父母反而勸我不要定那么高的目標,媽媽從來不拿我與別人比,當我有失落、不自信時,她總能找到我的‘痛點’。”耿一格說,每逢重要考試等節點,在外地工作的父親無論如何都會趕回來陪伴,從未缺席,無形中給了她巨大的精神支持。
曹立老師說,如果細細探討這些孩子成才的經歷,會發現家庭教育在他們成長中的作用非常關鍵,以耿一格來說,努力和教養自然不必說,即使在遇到挫折時,她也不會暴躁、亂了方寸,抗挫力非常強,會很快地自我調整過來,這些東西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他們的家教、家風。
“有了興趣才會有內驅力。”山師附中黨委書記譚英海說,將來的高考改革方向也意味著,一個學生在進入高中時,就應該思考“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該怎樣做”三大問題,這也是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作用。山師附中成立了生涯規劃指導中心,幫助孩子規劃未來,學校還為學生提供寬廣的平臺,目前,學校有學生自發成立的50多個社團,鼓勵他們多嘗試、多參與、多發現。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