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山西長子舉辦炎黃文化論壇 學界吁“共享共有”炎帝文化

2017-11-29 23:3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千年古縣舉辦炎黃文化論壇學界吁“共享共有”炎帝文化

29日,全國炎黃文化論壇暨第五屆中部六省炎黃文化論壇在山西長子舉行。 李新鎖 攝

千年古縣長子舉辦“炎黃文化論壇” 學界呼吁“共享共有”炎帝文化

 (記者 李新鎖)11月29日,在“千年古縣”山西長子舉辦的全國炎黃文化論壇上,學界呼吁拋棄門第之見,推動炎帝文化資源共享共有。

當天,來自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部六省及上海、天津等省市的炎黃文化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齊聚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共同考察炎帝文化遺存、推動炎黃文化研究形成共識。

據介紹,在“千年古縣”長子境內,和炎帝有關的人文遺跡、地方風俗流傳久遠、綿延不絕。期間,專家學者實地考察炎帝廟、靈湫廟、女娃祠等古建筑。

在山西長子,來自全國各地的炎黃文化研究專家實地考察炎帝文化遺存。 李新鎖 攝

在山西長子,來自全國各地的炎黃文化研究專家實地考察炎帝文化遺存。 李新鎖 攝

在長子縣發鳩山下的靈湫廟內,修復工程正在加緊進行。廟內空地上,體型碩大的木質斗拱引人注目。上古時期,炎帝神農在此開啟農耕文明。如今,當地村民依舊遵循著四季節氣春種秋收。靈湫廟所在地的村民呂文喜說,在發鳩山上下,和炎帝有關的歷史古建筑遺存很多,紀念炎帝的廟會綿延至今。

和中國多數農村類似,年輕人口外流,老弱婦孺成為當地鄉村主力。村民呂文喜說,希望借助修復靈湫廟、發展炎帝文化旅游之機,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改善村民生活質量。

實際上,在長子境內,除了供奉炎帝妻子、女兒的靈湫廟之外,還大量遺存著諸如炎帝廟、精衛祠、醫祖廟、帝女閣等和炎帝有關的人文古建。

近年來,圍繞“炎帝故里”的定位,中國各地爭議不斷。目前,陜西寶雞、河南商丘、山西高平等多地均主張“炎帝故里”,后繼者更是層出不窮。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健民表示,炎帝文化不屬于單獨某地。對于史前文明的印證,需要以考古出土文物作為重要依據。對于無法印證的史前文明,各地不應爭論不休。

李健民說,炎帝神農氏誕生于陜西,學術界已形成共識,但其后的行蹤和事跡則需深入詮釋文獻記載,借助考古資料予以確證。

此前,李健民參與“臨汾陶寺遺址”考古數十年。借助大量都城遺址、墓葬和出土文物,“堯都平陽”從傳說變成信史。

期間,李健民說,長子出土的石質禮器和商代早期青銅溫酒器“斝”,說明此地有王者之氣,應進一步研究考證。

對于“名人故里之爭”,江西省鷹潭炎黃文化研究會相關負責人胡祖榮認為,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地方政府重視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有發展旅游經濟的考慮。

胡祖榮說,學界應放下爭奪、攻擊,彼此交流、共享研究所得,共同探索中華文明源頭,推動史前文明從傳說變成真實。

近年來,有關“炎黃文化”的研究漸成顯學。陜西省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會長霍彥儒表示,弘揚炎黃文化,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尋根祭祖文化旅游發展。

作為此次活動承辦方,長子縣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長子縣委書記李國強說,眾多人文遺跡、考古發掘說明,長子是炎帝部落最早活動地之一。不論是山西的炎帝文化,還是陜西的炎帝遺存,抑或是湖北的炎帝符號,它們都是炎帝部族、炎黃子孫在與自然長期斗爭、不斷探索中孕育、積淀形成的。她們一脈相承、同根同宗。

李國強認為,當前,囿于歷史沿襲,各地對炎帝文化、炎帝精神的研究在系統性、全面性、整體性上挖掘整理不夠。未來,我們要堅持兼收并蓄、海納百川,推動炎帝文化共享共有。 (記者 李新鎖)

標簽: 炎帝 炎黃 古縣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