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通天河畔新發現兩處唐代摩崖石刻巖畫
記者13日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官方獲悉,近日該縣通天河畔新發現兩處唐代摩崖石刻巖畫,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
巖畫是一種石刻文化,在人類社會早期發展進程中,人類祖先以石器作為工具,用粗獷、古樸、自然的方法刻石來描繪、記錄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這既是人類社會的早期文化現象,也是人類先民留給后人的珍貴文化遺產。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文聯主席仁青尼瑪介紹,此次新發現的兩處唐代摩崖石刻巖畫位于該縣歇武鎮格日村“卓瑪昭雜”神山區域,經鑒定與玉樹勒巴溝摩崖石刻巖畫屬同一年代,距今約1400年。
“玉樹巖畫從古到今都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和信仰體系直接關聯,很多民眾將巖畫視為神跡的自然顯像,也把巖畫與山神信仰聯系起來。”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巖畫研究中心主任張亞莎此前介紹,玉樹巖畫作為在一個民族區域的巖畫發現,目前已引起多個相關研究單位的關注,這在近40年來是一個特例。
據了解,通天河流域巖畫遺存形式基本為崖壁巖畫和大石(或落塊)巖畫兩種,目前尚未發現洞穴巖畫。從巖畫專題上,分為狩獵、畜牧、戰爭、凹穴、棋盤、農耕、信仰符號以及車輛等共8種。此次發現的唐代摩崖石刻巖畫主要以佛像、菩薩(信仰符號)為主,且全部采用了陰線鑿刻法。
仁青尼瑪表示,此次發現的唐代摩崖石刻巖畫不僅為我們找到了稱多縣南部與玉樹市勒巴溝區域吐蕃王朝時期的石刻文化連接點,也為研究玉樹地方歷史、吐蕃交通史等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另據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文化體育局資料顯示,目前通天河流域已發現21個巖畫群,其中最早可追溯至2600年前。(記者 羅云鵬)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