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作家饒雪漫:青春時代 可能每人都需要一個發泄口

2018-07-31 11:12: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家饒雪漫:青春時代,每人都需要一個發泄口

“我的創作靈感多半就來源于生活和我的讀者。”近日,一個炎熱的下午,著名青春文學作家饒雪漫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獨家專訪。理了理三十多年寫過的作品,她說,寫作永遠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青春時代,可能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發泄口,我很幸運,遇到了文學”。

暌違五年的長篇小說

“我在河邊慢慢蹲下身來。漸漸聽不清風的聲音。我好像又看見了吧啦,那個名字特別奇怪的女孩。”這,是小說《左耳》中的一段文字。它的作者,就是饒雪漫。

饒雪漫出生于1972年,是國內有名的青春文學作家,著有《左耳》、《沙漏》等作品,曾多次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

由于筆觸細膩,故事觸碰青春的痛點,粉絲會叫她“文字女巫”“青春疼痛小說作家”。對這些標簽,饒雪漫直搖頭:“標簽是別人給的。對我來說,創作可能更純粹一些,我只是寫一些我想寫、喜歡寫的東西。”

在推出《那些不能告訴大人的事》之后,有5年的時間,饒雪漫沒有寫作。直到2018年,才完成了長篇小說《大約在冬季》,90后女兒在發現母親年輕時經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嶄新的自己。整個故事,“青春”仍然是關鍵詞,母女倆殊途同歸,都學會了愛。

“只要我們還愛著,生命就有著循環往復的意義,就是新小說想表達的一個主題。”饒雪漫說,“我的作品是一直希望能教會大家學會愛自己,以及什么是真正的愛。”

有人說,《大約在冬季》懸疑性增加了,是饒雪漫的轉型之作。她不太認同,“雖然我喜歡在原有風格上不斷挑戰自己,但這本書還是挺‘饒雪漫’的”。

一個“不務正業”的作家

其實,寫書之余,饒雪漫還在忙著當編劇,希望把自己的經典作品影視化。

她開始寫作的時間很早,1986年就收到了第一筆稿費,400塊,寫東西對饒雪漫來說,實在是一件輕車熟路的事情。但有過編劇經歷的人幾乎都知道,寫劇本和寫書非常不一樣。

“寫劇本是個‘群體的藝術’,你得考慮導演要什么、演員要什么、攝影要什么……很不一樣。”饒雪漫深有同感地說,“其實,沒有那種我想要的創作上的自由。”

不只是《左耳》、《秘果》、《沙漏》……《大約在冬季》也在同步籌備拍電影,以至于常有粉絲吐槽她“不務正業”。

但對饒雪漫來說,寫作永遠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我常問自己:除了會寫作以外,還能干什么?拍電影,我做得最好的工作也是劇本,其他任何方面我都非常弱。是創作,讓我變得一樣了”。

“如果單純賣IP,我當然可以收很多錢。但它拍成電影,最后的樣子不一定是我喜歡的。”饒雪漫比喻道,“作品像我的孩子,我想知道它們最終的樣子、對它們負責,也是給讀者一個交代。”

青春沒有什么太多不同

和筆下的人物一樣,20來歲的年紀,饒雪漫也會偶爾叛逆,比如“追星”。

“我成長在一個很平和的家庭,一直挺乖。小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媽媽能給我買個錄音機,可以聽小哥的歌。”“小哥”就是饒雪漫的偶像、歌手齊秦,“有一陣子,我的人生目標就是希望變得有名,能見到他。”

1991年前后,她得到齊秦要在成都開演唱會的消息。幾乎沒怎么糾結,饒雪漫逃掉期末考試,拉上同學坐了一夜火車跑去成都,為的就是能夠見到自己的偶像。

“我以前給他寫過一封萬言長信,還得到了一張簽名照。”因此,饒雪漫原以為,自己是全世界最鐵桿的粉絲,但在成都,她有些啼笑皆非的發現,滿場都是舉著簽名照的人,“我很失望,聽到《大約在冬季》,就出來了。”

無論是作家還是明星,饒雪漫覺得,大家的青春沒什么太多不同,“青春時代,可能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發泄口。我很幸運,遇到了文學,可以通過文字去表達、排解自己。”

“當然,身為作家最厲害的一點不是寫自己的故事,我的創作靈感多半就來源于生活和我的讀者。”寫了很多年青春文學,饒雪漫說,“有很多人喜歡我,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我,沒關系。現在這個年紀,我更希望做一個自由真實的自己”。(記者 上官云)

標簽: 作家 青春 時代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