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生命對接” 河南兩志愿者同日捐獻造血干細胞
圖為來自駐馬店市汝南縣的志愿者孟夢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她是河南省第638名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志愿者。 韓章云 攝
9月11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以及河南省人民醫院,志愿者孟夢和劉慶軍同日捐獻了造血干細胞,這份由他們捐獻的“生命種子”,將挽救兩名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給患者的家庭帶來希望。至此,河南省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已經達到638例。
9月11日一早,來自駐馬店市汝南的志愿者孟夢在姐姐、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準時到河南省腫瘤醫院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做采集前的準備。但是因為孟夢的血管太細、隱藏較深,醫務人員扎了兩針都沒成功,最終,在B超機的引導下,穿刺成功。
圖為來自河南安陽的志愿者劉慶軍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收獲了榮譽證書。 韓章云 攝
對于這個采集前的小插曲,本身就是護士的孟夢非常理解:“這是我自身的原因,平時打針我都有心理準備。就是耽誤了大家一個多小時,我有點不好意思。”
孟夢是河南省汝南縣人民醫院的護士,從業已經10年了,平日里,孟夢就是一個熱心公益的人,獻血已經累計超過4000毫升。真正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孟夢是他們醫院里的第一人,駐馬店市第1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我自己就是醫護人員,母親、姐姐都在醫院工作,捐獻造血干細胞這件事對于我的家人來說,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他們也都支持我。”孟夢說,非血緣關系配型成功的概率太低了,既然自己能和那名患者配型成功,就是一種緣分,自己不能見死不救。
完成捐獻后,孟夢還有自己的打算:“在我們縣,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還是對這個愛心行為有誤解、惶恐,我回去后就當志愿者,給大家普及這方面的知識,讓大家消除誤解,加入中華骨髓庫,這樣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就有重生的希望了。”
而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志愿者劉慶軍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則順利得多。在妻子趙娜的陪伴下,劉慶軍顯得很平靜:“這就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是我應該做的,不用把我英雄化,我相信很多人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選擇救人。”
記者了解到,今年48歲的劉慶軍是安陽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園林科科長,在2004年加入中華骨髓庫后,到捐獻這一天,劉慶軍等了13年。
曾捐獻過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戴勇也專程趕到河南省人民醫院為劉慶軍加油打氣。“我們這些志愿者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有新的志愿者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時候,只要有時間我們也會過來,就是為了給志愿者以及他們的家屬解疑答惑,畢竟我們已經是‘過來人’了。”
據悉,劉慶軍、孟夢分別是河南省第637例、638例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兩人分別是全國第6737、6738名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志愿者。(韓章云)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