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為給需要幫助的人留盞“燈” 他的小店24小時不鎖門

2017-12-07 11:42:08      來源:東南網

點擊進入下一頁

都是主人 大家都在呵護“家”

門口首次使用了“路燈計劃”的圖標:橙色的三角形代表路燈射出的光,彩虹代表希望,而這個彩虹多了一道黑色——生活中難免有黑暗,但更有溫暖和希望。

還沒有設立“路燈計劃”前,邵東強就是一個熱心腸的人。

2013年之前,邵東強一直在廈門某海軍服役,退役后,他說,他喜歡老街區,于是便在廈門大學路租了一間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自住。但因為常有戰友和朋友來訪,個人的小空間漸漸變成了這撥朋友共同的空間。“最開始我給大家配了鑰匙,后來又托鄰居代為開門,到最后,發現這些都太麻煩了,干脆就不鎖門了,讓這里成為一個開放的空間,陌生人都可以進來歇腳泡茶,只要收拾干凈就好。”邵東強說,這是他的共享空間最初的雛形。之后,“理想家的家”誕生,到現在的“路燈計劃”,他的咖啡館的門,從最早的托人管鑰匙到陌生人可隨意進去,到現在的24小時不間斷開放,邵東強笑言,真的是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自從有了“路燈計劃”后,每天都收獲著滿滿的感動與驚奇。邵東強說,剛開始,他會在店內放些便簽紙,100張的紙,一天之內就寫滿了。考慮到這樣太浪費,只好取消。但來店內的客人熱情卻絲毫不減。

幾天沒有來店里看看,總有驚喜不斷涌現:屋子里時不時就多出了書、本子、零食、茶葉、插花、雨傘、充電器……原來,是不少人來過后,被感動了,之后就會自發帶點便民的東西給下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有一回,邵東強說,他來的時候,發現有一位蘇寧電器的大姐正拿著抹布認認真真在擦拭桌椅,一問才知道,她第一次無意間闖進來后,知道有這么一個溫馨的“家”,以后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來一次,力所能及地為這個“家”保持衛生。

不久前,有幾個學生更是把自己的零食都拿過來。還有一個武夷山姑娘被邵東強的公益事業感動后,成為這里的茶葉常年無償供應者……

種下種子 愿世界開滿鮮花

當然,也有東西丟失的時候,但邵東強并不在意,“他拿去一定是他需要這個東西。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只要有80%的人做得好這世界就美好”。

比如,有一次,一位游客不小心將一部很好的相機落在店內。等他回過神急匆匆趕回店里,本來并不抱什么希望,沒有想到,相機后來被一位好心的女孩子看到,收起來了。這位女孩左等右等等不到失主回來,便在桌子上留下一張條子和電話號碼。

這樣溫心的故事還有很多,曾經還有一對外地的新人,來廈門旅游后,覺得無處可去,無意間走進“路燈計劃”店,卻意外發現,在廈門竟然有如此貼心、舒適、安靜的地方。兩位新人感慨不已,在本子上留下這樣一段溫情的話語:“很慶幸能夠走進這里,成為美麗的路燈計劃中的一員,如此溫暖的家,多希望在每一座城市都能有,感謝所有為這個家努力過的人們!”

其實剛開始的前兩年,都是邵東強自己在養著共享空間,但是隨著名氣的增大,不少陌生人走前會在茶具下面壓點錢,于是邵東強干脆在門邊掛個小信箱用于人們的隨喜功德。加上一些朋友的資助,現在共享空間的日常開銷和房租基本能扯平。

信任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一條紐帶。邵東強說,自己一開始并沒有共享空間的概念,“起初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然后是為了滿足一群人的需求,現在我想讓更多人共享這種需求,我希望這個‘更多人’沒有范圍,面向整個社會”。

現在,共享空間還在不斷地延伸,從最初的接納游客、背包族,或者是一兩個“誤闖者”,到現在,邵東強說,經常也會在店內舉辦各種藝術作品展。他希望他為共享空間埋下一顆種子,未來能有更多人加入進來,讓這顆“信任”的種子開出幸福的花朵,溫暖城市中需要溫暖的人。(記者 林少蓉 文/圖) 

標簽: 小店 不鎖門 共享空間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