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朝暉二區保安患上白血病 居民發起愛心接力
對于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玉公橋社區的保安張浩來說,這個冬天是寒冷的——去年12月10日,他被確診為急性T淋巴白血病。父母妻子離世、無兒無女的他,獨自一人在杭州生活,這個消息,讓他感到分外孤獨。
但這個冬天也是溫暖的:在得知張浩的病情后,周邊小區的業主和社區工作人員主動向他伸出了雙手——一份《給保安捐款、獻血的愛心倡議書》在社區內傳開,400多戶家庭參與了捐款,許多業主主動來到市二醫院看望病床上的他,讓張浩安心養病。
截至目前,通過業主和網絡籌款平臺等各個渠道來的捐款已經超過8萬元,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懷,讓張浩再一次體會到了有家、有家人的感覺。
沉默寡言的他是大家眼中最好的保安
張浩是個49歲的安徽漢子,在玉公橋社區當了兩年多的保安。他是個話不多的人,但平時做的每一件事情,小區居民都看在眼里。
每天早上7點,張浩騎著紅色電動車的身影,會準時出現在小區里:社區巡邏、消防安全、無證攤販、小廣告、幼兒園上學放學期間的交通管理,都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小區550個畫線車位、750輛日常出入車輛,他幾乎都記在心里;有居民的電動車沒鎖,張浩會把車子推到社區服務中心暫時保管;機動車的車窗開著、大燈沒關,他也總是主動聯系車主……
直到住進醫院的前一天,張浩還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服務。
玉公橋社區治保主任孫正江回憶:“我還記得,12月8號那天是禮拜五,他覺得有點不舒服,就去醫院做了個簡單的檢查。”
那張化驗單,張浩和孫正江都看不懂,但從醫生的語氣里,張浩已經聽出了一點什么。盡管如此,張浩還是堅持周日再去復檢,因為周六小區里有一場婚禮,婚車開進開出,他不放心,想要值好這一班崗,再去醫院檢查。
“十幾年來,他是我見過最盡職盡責的保安。”孫正江感慨。
但這位盡職盡責的保安,遇上了最大的難關——最好的情況下,白血病完全治愈也需要患者承擔20萬左右的醫療費用,治療期間還需要有人陪護;而張浩的父母妻子都已經離世,無兒無女,每個月3700元的工資在扣去房租和吃飯的費用后也所剩無幾。
一場“愛心接力”幫助他堅持下去
“大家肯定見過一位騎著紅色車的保安,每天他總是默默巡邏在社區各個角落……這個就在你身邊的保安,你也許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只要他在巡邏,總會讓我們覺得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社區。如今這個叫張浩的保安病倒了……他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親人了,但我們要把生的希望帶給他。”
這樣一份倡議書,迅速在玉公橋社區和周邊的小區業主之間傳了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向這位沉默而盡職的保安伸出援手。
得知消息當天,社區組織16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緊急捐款,募集資金6000元,并趕赴醫院看望張浩。
許多業主也自發前往。“知道他生病的第二天,我們9個業主就一起去市二醫院看他。”朝暉二區居民沈勤告訴記者,“我們帶了兩箱牛奶和2100塊的捐款,我還特意給他燉了一碗紅棗白木耳湯。還有很多業主也非常關心他,我家鄰居葉杏花奶奶都80多歲了,出門不方便,她把捐款給了我們,特意叮囑我們一定要帶到。”
星辰幼兒園朝二園區開展“捐出一份愛,奉獻一片情”迎新義賣活動,小朋友們在老師和家長志愿者的陪同下,一起將義賣所得的3605元送到了玉公橋社區,捐給那位每天照看他們上學放學的保安叔叔。
下城區分管副區長和朝暉街道主要負責人來到醫院看望;街道配合保安公司將張浩納入工會醫療人員名單,讓他在醫療期間正常享受工資、社保、醫保等待遇……
當一批又一批的熱心人來到病床前,當捐款從各個渠道涌來,張浩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在異鄉,有這么多“家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張浩正在接受化療,等病情穩定后,將會進入治療的下一階段,屆時可能會尋找匹配的骨髓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
“這里已經是我的家。”對于這座充滿人情味的城市,這是張浩最深的感觸。(霍翟羿、韓蕓、徐樂斌/文)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