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致敬!獨臂鄉村醫生堅守崗位27年:騎報廢過4輛摩托車

2018-03-28 14:04: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獨臂鄉村醫生堅守崗位27年:騎報廢過4輛摩托車

點擊進入下一頁

醫治村莊

李彥這個醫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他只是中國100多萬鄉村醫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在江西撫州市廣昌縣山下村,作為村衛生室的“光桿司令”,他要照看的是全村老老少少1600多人的健康。

今年50歲的他,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堅守了27年。他話不多,只有看病時,才會拿出上衣口袋里的眼鏡,瞇著眼睛尋找最細微的征兆。

他的左袖空空蕩蕩,那是一次上山砍柴被蛇咬傷,為保住性命付出的代價。但這并不妨礙他用摩托車和藥箱連接起整個村莊。他計算過,在這個村莊里,他騎過的摩托車報廢了4輛,車輪駛過40余萬公里。

他腦子里有一張完整的地圖。網絡地圖上尚未標記出的鄉間道路,深刻印在他腦子里,沿途哪戶人家治過什么病他都一清二楚。如今,這張地圖完成了一次27年來最大的更新——“短短3個月內,他為300多個老人進行各種健康物聯檢測服務達4000多項次”。這些健康數據被他上傳到云端平臺,成為一個醫療體系中微小卻不容忽視的數據庫。

按照當地官方的說法,這些數據“實現家庭成員之間遠程的健康數據分享,實現健康檔案、日常監測、健康關愛、專業體檢、慢病篩查、評估干預、遠程就醫的全鏈條服務”。這是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為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帽子勾勒的藍圖,也是各地關于改善鄉村醫療狀況的一次嘗試。

2016年,當時的國家衛計委提出提高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能力,推進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村的目標。從那以后全國智慧醫療燃起了一把“火”,智慧醫療產品層出不窮,曾經紙質的健康檔案被云端數據代替。

在這個巨大的網絡中,李彥是最前端的“探頭”。

1991年,李彥從中醫函授大學畢業,本想自己開個診所,但縣衛生局來了人,勸他去村里做鄉村醫生。

在那之前,村里的衛生室只有兩位年屆六旬的“赤腳醫生”,沒上過學,“打吊瓶時血管都找不到”,開藥也只認識十幾種。面對這種現狀,他一下就答應了。這一答應就是27年。

剛用上手機那會兒,他每天至少要接到20個求醫電話。他給自己定了個規矩,“說了幾點到,絕不超過10分鐘”。只要村民一個電話打來,不論凌晨幾點,他都會起身披上衣服就走,“別人信任我,病情耽擱不得”。

石頭和泥土鋪就的山路晴天顛、雨天滑。一開始單手騎摩托掌握不了平衡,他算過,不計小磕小碰,大摔就有3次。第一次摔斷了右手手腕骨;第二次摔斷了一根肋骨;第三次連人帶車掉進溝里,撞到脖子,昏迷了五六個小時,草藥撒了一地,直到被路人救起。但“只要還能動,就把摩托車一扔,走路過去”。

剛把監測工作交給李彥的時候,沒人想到他能做得這么認真。“當時去做培訓時,老師都默默放棄他,畢竟他是殘缺的。”當看到他的數據幾乎覆蓋了村里各個角落的重點監測老人時,他們和當地的衛計委才真正“看見”他。

要完成一輪檢測,他騎著摩托車,一天走訪10來戶,也得轉上半個月。除了帶上檢測儀器外,他還背上自己的老藥箱,備著常見藥,卡在座前,以備不時之需。因為打開過于頻繁,藥箱的扣鎖都合不上了。

村里沒有太多規矩,李彥直接推門進去。中風的老人神情木木,守著幾條臟兮兮的被子等著他。李彥毫不在意地坐在床邊,拉起老頭枯枝一般的手臂檢查血壓、血氧。

一戶人家兩位老人耳背,一貫說話輕聲細語的李彥不得不彎下腰,在老太耳邊提高聲音說:“給你們做個檢查。”聲音驚動了隔壁一位老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過來,擼起袖子就要檢查。李彥記得,她在前年得過腦梗,現在已能自己走動。

村里的人們越來越看重健康問題,老人動不動打電話讓他過去“看看”。一些腿腳還靈便的老人也會主動來衛生室要求檢查,把相關數據發給子女。他的衛生室也配上了血糖儀、按摩器——之前就連血糖,都只能去縣上檢查。

但是,在這個波瀾不驚的村莊里,變化來得十分緩慢。李彥曾經救治過一位突發腦出血的獨居老人。去年的一天清晨,老人洗漱時突然倒下,四肢無法動彈,只能用微弱的聲音呼救。鄰居起床聽到聲音,馬上想到打電話給李彥。他騎著摩托趕過去,一量血壓很高,急忙說“我們鄉鎮一級處理不了,得趕快走”。第一時間打電話給120后,一直等到縣醫院救護車過來才離開。

“這種事經常發生。”李彥嘆了口氣說。村里老人更害怕外出就醫,“他們害怕無家可歸,如果超過80歲,寧可在家死去。”

廣昌縣衛計委副主任李智玲也有同樣的擔心,“村一級解決不了很多問題,很多農民看病都要到縣一級。廣昌縣人口僅有20多萬,門診量卻達到30萬。”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在她看來,要改變“因病致貧”的問題,關鍵是對鄉村醫生實行一體化管理,讓基層醫療發揮作用。

如今,承擔健康保障職責的李彥,每個月有1800元的固定收入。而在此之前,他唯一的收入是出診費和藥品差價,還要向上級主管部門繳納費用。出一次診只賺四五十元,有時連給摩托車加油的錢都夠不上。吊瓶要七八十元,農民得一次感冒要花費好幾百元。他就給對方開中草藥,幾元就能搞定。遇上家里付不起的,他也擺擺手,讓對方先把賬掛上,有錢再還。

標簽: 鄉村 摩托車 崗位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