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杭州:每月陪伴老人至少20小時 年輕人可抵扣相應房租

2018-01-16 15:24:09      來源:錢江晚報

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嘗試志愿服務新模式

每月陪伴老人20小時 年輕人可低價租住養老院

年輕人減輕了住房壓力,老人們也學到了新技能,感受了新活力

“奶奶好。”

早上一聲來自年輕人的問候,讓早起的方奶奶有了個好心情。不過,她也好奇,連續好幾天,這個清瘦的年輕人都從園里出去,難道他住在這里?

這里是杭州市最大的共建民營養老機構——濱江綠康陽光家園。但最近這個養老機構里卻住進了年輕人,這可是有點罕見。

元旦前后,有幾個年輕人入住了陽光家園。他們有本職工作,下了班回到園內就切換角色,成了志愿者。

而每個月完成至少20個小時的志愿者服務,就可以抵扣相應房租。這是由濱江團區委和區民政局共同主辦的“陪伴是最長情告白”志愿服務中的一項新模式。

新實驗的效果到底如何?1月14日下午,錢報記者遇到了這幾個年輕人,聽聽他們講講這段租住養老院的故事。

李曉陽教老人視頻聊天。

內蒙小伙除了教電腦

更想給老人陪伴

“小伙子是你啊。你住在幾幢啊?”方奶奶在電腦室再次看到經常“偶遇”的小伙子,滿臉驚喜。

小伙子很有禮貌,“奶奶我住4幢。以后你碰到什么問題,你都可以找我。我們先加個微信吧。”小伙子接過老人的手機操作起來。

他叫李曉陽,內蒙古人,在濱江動一動畫企業做動畫師。當初知道有這么一個項目時,他很積極地報名了。在杭州將近8年,他都是和別人合租。“眼看著房價一個勁兒地往上漲,買房的想法越來越淡了。”

吸引他報名的原因有二:一是低廉的房租;二是可以穩定地去做志愿者。李曉陽說,這是受家庭環境影響,父母平常都挺熱心,也會找機會去做志愿者。“反正我現在一個人,住哪里不是住。閑暇時間多的話,正好可以陪陪園里的老人。”

李曉陽是個“全能”志愿者,會修手機,是個電腦高手,還會畫畫,“應對老人們的需求,我覺得應該夠了。”

像李曉陽這樣住進養老機構的年輕人,可不是個例。

據了解,第一批試點工作已經開展,有8位意向志愿者通過評估。他們都是在濱江高新企業工作的年輕員工。這些志愿者每月僅需繳納幾百元房租,而獲得低價入住權的方式是:每月提供的為老人服務時間至少達到20個小時。服務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教學類服務,如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和APP;陪伴類服務,如和老人們一起看電視看電影;文娛類服務,如給老人過生日;專業支持類服務,如智慧養老服務等。

“所以說,我們的志愿者最好是有一些特長,給我們老人帶來針對性的服務,比如說健康、心理、文藝方面等。”陽光家園相關負責人說,試點階段的首批志愿者,并未對外公開招募,還是通過企業介紹,這樣可以把關。

鐘玲在教老人畫畫。

90后女孩教老人畫畫

對住宿條件滿意

李曉陽在電腦室忙活的時候,兩個“90后”小姑娘正在教老人們畫畫。

23歲的鐘玲是放任型“老師”,讓老人先自由發揮,再根據老人的興趣“因材施教”。22歲的范重慶倒是很細膩,從人物畫中最關鍵的眼睛著手,一筆一劃地讓老人跟著學。

兩個人和李曉陽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入職時間不長,都是剛剛到杭州打拼的外地人。喜歡杭州這個城市,卻也面臨著住房壓力。和別人合租的情況下,也需要負擔1500元/月的房租。

而住在這兒,條件不差,房租低。一個類似于賓館的“標間”,配套很齊全。有家具,有電視,有網絡,還有單獨的衛生間和陽臺。“挺好的,比我們大學宿舍條件好。”陽光家園還給她們配了門禁卡,用于出入園區、食堂就餐和房間出入。

“什么都好,就是交通還不是特別方便。”鐘玲也坦言。因為地處較偏,上下班主要靠公交加走路,至少40分鐘。所以碰到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的時候,只能先到同事家湊合一晚。

新型養老助老模式,邁出第一步

截至2016年底,杭州市已建立養老機構總數333家,養老機構總床位數達6.73萬張,平均每百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達到4.23張。其中公辦公營養老機構154家,床位2.83萬張,占總床位數的42.04%;民辦養老機構179家(含37家公建民營機構),床位數3.9萬張,占總床位數的57.96%。全市有護理型床位3.4萬張,占總床位數的50.5%。全市有老年醫院37個,床位0.47萬張。

這些個數據,對于杭州60歲以上的159.13萬老人來說,實在不算多。

面對著養老資源相對緊缺的現狀,陽光家園還拿出一部分床位給年輕志愿者來住,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陽光家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陽光家園有2000張床位,目前使用中的床位大約是400多張,“騰出幾個房間來容納這些年輕人,應該還是可以承受的。”

在隨機采訪中,老人們非常喜歡這種模式。李奶奶是園內有名的“畫家”,她看到年輕人的畫之后,頻頻點頭,“她們腦子活,學的東西很新很快。我們正好吸收不一樣的東西。”

同時,陽光家園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老人最怕的就是孤獨,希望能有人陪他們聊天。”年輕人的參與,可以給為老服務增添很多不同元素,并給他們帶去活力。

對于這種新模式,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一種超前的嘗試,和區域特色有關。既然目前床位有剩余,那么養老機構有自主權去決定使用與否。如何去控制數量,這也是養老機構自己去把握的。很難去評判這種模式,畢竟是剛開始,邁出了第一步。(記者 楊茜 文/攝 通訊員 宋桔麗)

標簽: 杭州 房租 老人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