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今年有望維持強勢 央行逐步放手于市場
資料圖片
當美元/人民幣跌破6.6時,那時觀點認為美元馬上就會反轉。直到如今破了6.4,上述觀點似乎開始銷聲匿跡。
值得一問的是,美元還會不會更弱?除了弱美元外,人民幣走強還有什么推動力?今年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的分化究竟會如何擾動外匯市場?
截至北京時間1月30日,美元/人民幣官方收盤價報6.3415,美元指數報89.19。
此前,第一財經曾報道,去年離岸市場就出現了人民幣的“套息交易”,即做多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美元等低息貨幣),助推了人民幣升勢;此外,外資流入的作用也值得關注。“2017年證券項下的資本流入大大超出預期,境外機構增持中國股、債約1350億美元,遠超過去兩年。2018年以來,外資通過滬股通已流入逾300億元。”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記者表示,其上調2018年美元/人民幣的預測區間至6.23~6.79。
展望未來,在全球央行邊際趨緊的背景下,美元還能否反彈似乎成了難解之謎。渣打銀行首席宏觀策略師Eric C.Robertsen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12個月,預計歐美、亞洲多國央行都會收緊貨幣政策,歐洲央行今年9月將結束QE,明年一季度開始加息,歐元/美元目標價為1.29(目前為1.24),這也意味著美元將走弱。”渣打預計人民幣今年目標價為6.45。
美元反彈乏力
去年末還在92左右徘徊的美元指數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路下挫,1月26日最低探至88.25,創下2014年11月來新低。
也就是在1月24日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美國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說:“顯然更弱的美元對我們有利,因為這可能帶給我們貿易和機遇,我們完全不操心美元的短期價值。”此話一出,匯市瞬間天翻地覆,美元遭遇滑鐵盧。
此前,一系列因素也打擊了美元。去年圣誕以來隨著美國加息落地、稅改兌現,美元并沒有出現暴漲,反而走跌,市場對美元失望情緒的積累,導致銀行等其他機構自營盤持有美元的意愿下降;就加息而言,一方面各界認為美聯儲收緊的節奏較為緩慢,另外過去走勢也顯示,歷史性加息后,美元大概率走弱而非走強。
此外,FXTM富拓首席外匯策略師賽義德(Hussein Sayed)告訴記者,美國國債收益率升高也未能提振美元,這是因為其他國家債券收益率也在上升。
在事件多發的本周,美元能獲得支持嗎?
“本周將是繁忙的一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北京時間周三將首次發表國情咨文,他很可能談及稅改的勝利以及他的舉措如何提振美國經濟和讓股市回升,投資者關注有關基建法案、貿易緊張關系和邊界筑墻經費等細節內容。因此,在他演講時市場可能有一些波動。”賽義德告訴記者。
北京時間周四凌晨3點,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市場預計大概率按兵不動,3月加息一次幾乎板上釘釘。“不過,鑒于通脹預期已升至2014年來的最高水平,會議聲明的措辭可能微調,略微偏鷹。”賽義德稱。
若以上兩個事件都未能支持美元,那么就得看周五的非農數據了。2017年12月美國就業數據令人失望,市場現在預期1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7.5萬,薪資增速也將受到關注,稅改后獎金增加或許會驅動薪資增長。
謝亞軒告訴記者,“在美元指數跌破90后,技術上來看,下方沒有很強的支撐位,85、87可以算是較近的支撐位。”他將今年對美元指數的預測區間下調至87~97。
拆解人民幣的漲幅構成
弱美元下,人民幣走強是客觀規律。那么各方面因素究竟在如何為人民幣升值做出貢獻呢?
就2018年而言,截至上周五,人民幣累計對美元升值2.8%,由于此前央行表示“逆周期因子”已經回歸中性,因此美元/人民幣的收盤價(即市場供求)和一籃子貨幣共同決定匯率。“測算下來,一籃子貨幣貢獻了1.75%的人民幣漲幅,即65%;收盤價即供求情況貢獻了35%。”謝亞軒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供求項中,外資對于中國證券市場的加碼創下了新高。據測算,2017年境外機構增加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債券資產近1350億美元,遠超此前兩年的水平;2018年以來,外資通過滬股通已流入302億元,遠遠高于2017年每周70億元的流入量。各界預計,這種態勢可能持續。
此外,離岸的套息交易持續,“預計近期不會逆轉,支持人民幣匯率持續保持強勢。”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告訴記者。
去年末,他就對記者提及,人民幣CFETS指數持續在94上下波動,這導致市場主流交易是做多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因為一籃子貨幣多是低息貨幣,利率比較低,所以做多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還可以賺利差,市場頭寸的變化也推動人民幣大幅升值。
就2018年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持續維持強勢的可能性較大,主要原因在于,歐元在美元指數中占比近60%,機構預計歐元今年有望持續攀升。“歐元區當前的存款利率是-0.4%,但增速快速復蘇,可見這種貨幣政策立場過于寬松,因此我們相信歐洲央行今年一定會結束QE。”Eric C.Robertsen告訴記者。
央行逐步放手于市場
面對如此強勁的人民幣升勢,又出現了一種擔憂——央行會否出手反向干預?
“根據央行去年至今的一系列行動判斷,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幣過度走強,但也同樣不愿意入場干預。預計未來央行仍然會放手于市場,之后的匯改也可能逐步強化市場供求的比重。”謝亞軒表示。
1月19日晚間,中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秘書處就逆周期因子調整答記者問時表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銀行均已對報價模型中的“逆周期系數”進行了調整,使其報價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復中性;去年9月,央行將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零。
不過,謝亞軒也對記者表示,眼下美元/人民幣的匯率也可能存在一定超調。
“央行不干預,外匯市場的深度較淺,也就是說波動率容易上升,貶值時會貶過頭,反之亦然;此外,匯市成交量縮量,一般匯市美元/人民幣的雙邊成交量每天約250億美元,但上周五成交量大概僅100億出頭,因此現在價格也有超調的成分。”他稱。
匯市向來充滿不確定性,未來6~12個月市場能夠預判的信息基本已經反映在當前價格之中。如果存在超調,那么2018年要觀察的就是,美元究竟將是反轉,還是僅是反彈。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