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財付通等20余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 支付寶能否扛住雙11

2017-10-17 21:21: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聚焦

網聯平臺讓支付機構“交易留痕”

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在網聯誕生之前,第三方支付機構都是采用直連模式與銀行對接。在直連模式下,支付機構可以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這樣資金在同一家支付機構內部流轉,支付機構只需在內部軋差之后,調整不同銀行賬戶的金額,就完成所有支付交易的流程。比如,甲用自己在工行的賬戶通過支付機構向乙在農行的賬戶轉賬,資金實際流傳途徑是甲的資金進入支付機構工行賬戶,然后支付機構農行賬戶把資金打入乙的賬戶。在這個過程中,客戶的支付交易的具體信息只會留存在支付機構內部,而監管機構只能夠看到支付機構在各家銀行賬戶上的資金變動,無法有效監管支付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現象。銀行也無法看到客戶通過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數據而無法全面了解客戶,因此也無法通過金融數據分析給客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不難看出,直連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信息,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因此,此前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強調,網聯平臺的目的即提高支付機構的清算效率、交易留痕、資金可追溯、風險可控。

關注

網聯現有技術能扛住“雙11”支付量

從明年6月30日開始,網聯平臺將承擔起所有網絡支付資金清算,“雙11”、“春節發紅包”等支付高峰節點被視為對網聯的最大考驗。據了解, 9月26日凌晨3點至6點,網聯平臺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以及支付寶等全國交易量最大的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針對高發支付交易場景開展了聯合生產壓力測試。壓力測試共進行了3輪,網聯平臺壓測峰值超過2萬TPS(每秒交易數量),網聯和直連渠道混合壓測峰值超過3.5萬TPS。網聯方面表示,在本次測試中,各商業銀行提供給網聯渠道的處理能力均不低于“雙11”目標值的50%。網聯的目標容量是每秒處理12萬筆的平穩運行能力,峰值期的目標是每秒18萬筆。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雙11”期間,支付寶實現支付總筆數10.5億筆,支付峰值達到12萬筆/秒。經過此次壓力測試,業內人士認為,網聯現在的技術肯定能扛住“雙11”的支付量。

影響

網聯的出現將降低消費者使用成本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網聯的出現將帶給中小支付機構新機遇,有助于支付市場的健康發展。據艾瑞咨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移動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占據54.5%份額,財付通占39.8%,二者的市場占比高達94.3%。網聯的成立一方面借助互聯網金融集中整治明確了直連模式的違規屬性,強制所有支付機構遷入網聯平臺;另一方面通過股份激勵等措施提升支付機構的參與積極性,在數據中心架構建設上也充分聽取中小支付機構意見,確定了三地六中心的集群體系。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網聯對第三方支付企業而言,可以大大節約其銀行渠道拓展與維護成本投入,第三方支付企業比的不再是誰的銀行渠道多、誰的清算成本低,而是誰能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優的支付場景和體驗。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網聯的出現不僅不會影響日常使用,還有可能帶來實惠。“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指出。

文/本報記者 程婕

13名董事候選人中

7位來自央行體系各相關單位

6位來自財付通、支付寶、京東金融、中國電信翼支付、萬達快錢和平安集團平安壹錢包等單位

相關新聞

銀監會前9月開出罰單2436件

(記者 程婕)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銀監會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監管姓監”的理念,恪盡職守、敢于監管、精于監管、嚴格問責,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維護金融秩序穩定,有力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前9個月,全系統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436件,處罰銀行業金融機構1386家,對機構罰款合計5.55億元,沒收違法所得0.7億元,罰沒金額合計超過2016年的2倍;處罰責任人員1020名,罰款金額合計2068萬元,取消122人一定期限直至終身的董事、高管人員任職資格,禁止47人一定期限直至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

據介紹,銀監會對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交叉金融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案件風險等開展專項排查,摸清底數,做到胸中有數,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穩妥處置突出風險點,督促銀行業持續增強風險抵御能力。今年以來,銀行業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47個百分點。9月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3%,撥備覆蓋率179.5%,流動性比例48.3%,均保持較好水平。

銀監會以同業、理財、表外業務為重點推進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專項行動,遏制資金脫實向虛,降低影子銀行風險。同業資產和負債雙雙收縮,比年初分別減少2.6萬億元和2萬億元。理財產品增速連續八個月下降,目前降至4%,比去年同期下降30個百分點,同業理財余額比年初減少2.6萬億元。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7個百分點。今年委托貸款同比少增8279億元。

標簽: 網聯 余家 機構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