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奶粉。中新社發 駱云飛 攝
“史上最嚴奶粉監管政策”將近 “特配粉”注冊期限延長一年
進口嬰兒奶粉獲3年寬限期?
作為我國對嬰兒配方奶粉進一步加強監管的重要舉措,“奶粉配方注冊制”成為這一年多影響我國嬰兒奶粉行業最重要的政策。根據此前的規定,從明年起,在我國市場上銷售的嬰兒配方奶粉必須獲得配方注冊證書,無論是國產奶非還是洋奶粉,包括海淘奶粉在內,無注冊證書一律不準銷售。不過,隨著大限將近,這一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監管”的政策卻出現了微調。
對于洋奶粉而言,之前在大限之后不得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禁令變成了只有大限之后新生產的奶粉受限,之前已經生產的仍可繼續進口銷售。有行業人士對此評價,這可能是監管部門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對這項奶粉新政輕按了一下暫停鍵,給予一定的緩沖期,但最終執行顯然只是早晚的事。
“配方注冊制”直指“配方商業化”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去年頒布的《嬰幼兒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規定,我國銷售的嬰兒配方奶粉將實施“注冊制”,一方面奶粉企業的產品配方必須進行注冊,不能“想怎么配就怎么配”,算是對嬰兒配方奶粉食品安全監管的再次收緊;另一方面,辦法還為每家生產廠的注冊配方數量設定上限,這種限制則被外界普遍認為是針對當前市場上嬰兒奶粉“配方商業化”的傾向——很多品牌往往根據市場需求推出各種系列的奶粉,名義上是不同系列的配方不同,但其實往往都是為了區分系列而微調配方實現營銷目的,最終讓消費者選擇時眼花繚亂。
對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副司長馬福祥就指出,當前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存在配方過多、過濫等營銷層面的問題。“一些企業出于營銷考量隨意制定、更換配方,同時導致奶粉標簽和廣告混亂。”正是為了規范這種行為,我國決定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實施配方注冊制,遏制一些企業為了營銷效果創立過多的配方概念。可以說,“配方制”是中國監管部門在已經對嬰兒奶粉實施了全球最嚴的檢驗手段后,進一步加大了監管力度。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配方注冊制”其實已經醞釀多時,對于行業來說其實有了較長的適應期。早在2015年10月我國實施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就明確指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注冊時,應當提交配方研發報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學性、安全性的材料。第一次明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需要注冊。這是嬰兒奶粉“配方注冊”首次提上日程。根據去年發布的公告,嬰兒奶粉“配方制”從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年底前生產的洋奶粉延長了寬限期?
去年6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使得“配方注冊制”正式落地。隨后一周,食藥監總局又發布了關于“配方注冊制”的解讀文件。
在去年9月30日食藥監總局發布的《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過渡期的公告》中明確,2018年1月1日前經批準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或已向我國境內出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銷售至其保質期結束。但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國境內生產或向我國境內出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依法取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證書。
按照去年這份關于過渡期的公告來看,對于進口奶粉而言,如果未取得配方注冊證書從2018年1月1日起就無法向我國出口。但根據本周食藥監總局和質檢總局最新發布的《關于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執行日期的公告》中,則明確為“境外生產企業2018年1月1日前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進口并銷售至保質期結束。”由此可見,雖然“2018年1月1日”這個大限沒有變化,但我國對洋奶粉其實是放寬了進口條件——對于尚未取得配方注冊證書的洋奶粉,原來是這個大限之后就不能向中國出口,而現在則變成了這個大限之前已生產的奶粉仍可以向中國出口。按照罐裝嬰兒奶粉通常3年的保質期計算,如果未來不再出臺新的補充政策,理論上意味著這一期限寬限了三年之久。
不過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從前后兩份關于過渡期限的解釋來看,雖然肯定是對強制期限延長了,但應該不會真的寬限3年時間,未來一年內繼續出臺新的補充規定將是大概率事件。這位人士表示,配方注冊制肯定是大勢所趨,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市場上的數百種奶粉要在一年多時間內全部完成注冊還是存在難度的,尤其是國外品牌在執行這一政策上可能更復雜,因此這次的延緩主要是針對進口奶粉。“在國內很多城市中,洋奶粉還是占據重要市場地位的,如果因為配方制影響了這些嬰兒的口糧事關重大!”他分析此次“暫緩”肯定事出有因。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