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房地產市場“急轉彎” 有人歡喜有人憂

2017-11-10 19:30:00      來源:新京報

開發商 一念之差,就是一年之隔

●李小姐(28歲,銷售人員)

隨著調控政策的加碼,北京的房地產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頗具戲劇性的場景。比如我所在的一個豪宅項目。在去年9月底的時候,市場上已經開始風傳,北京市即將開始調控。不過當時市場熱度正高,我們所有人都沉浸其中,想著所謂的調控,無非就是抬高一下首付門檻,對資金杠桿進行一下限制。可事實證明,我們徹底低估了這一輪調控的力度和決心。我記得,從去年9月開始,我們項目就開始密集造勢,為項目的營銷制造氛圍。當時來看盤的人絡繹不絕,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毫無疑問這個項目將會取得良好的銷售成績。9月底,我們的項目事實上已經拿到了預售證,價格是14.5萬,這在當時是一個相當高的價格了。不過可能是由于高層對于項目有更高的期待,我們最終沒有取證。

萬萬沒想到,不過幾天后,“9·30”出臺了。這一念之差,就是一年之隔……制作精良的沙盤擺放在空蕩蕩的售樓處里,所有的宣傳工作都暫停下來。那時,有關北京市場預售證不超8萬元的潛規則已經不脛而走。當然,我們都知道,我們預期價位15萬的項目,不可能以這個價位入市。于是我也就離開了。

直到一年之后,今年9月初,我才在新聞上注意到,這個項目以比去年預期低1萬元/平方米左右的售價取證入市。這還是所謂預售證不超過8萬元紅線松動之后取證的第一批項目。有的媒體解讀說,這意味著政府開始有選擇地對一些高端項目放行。而我作為一名從業者,卻覺得,這一次調控前所未有的嚴厲,曾經那種高價拿地、建設、銷售、快速回籠資金的地產開發模式可能需要變一變了。

買房人

買到平價房“新北京人”驚喜

●王女士(27歲,市場營銷)

對于很多普通的北漂一族來說,在北京買房安居,是一個夢,有的人夢想成真,雖然背負房貸壓力,有的人不堪壓力,帶著遺憾遠走。而我還是很幸運的,這個夢最近有可能會變成現實。

今年上半年,在拿到北京工作居住證后,我開始嘗試申請自住房,一眼便看中了位于常營地鐵站旁的錦都家園,不過申請者眾多,我壓根沒抱什么希望。但是,北京共有產權新政的出臺,讓我驚了一身冷汗,單身30歲的申購門檻,可能會讓我失去近三年在北京申請平價房源的機會。錦都家園由于申購時間在政策出臺前,不受30歲這條政策影響。這是我唯一的機會。

懷著一顆忐忑的心,等著搖號順序出爐。結果很是意外,更是驚喜,幾萬“新北京人”購房隊伍,我的選房順序竟然排在前100位。接下來,等著我的雖是痛苦的再次籌錢經歷,但是,這都不是事兒。

換房族

首付提高 換房計劃擱置

●李女士(30歲,廣告公司銷售總監)

我在北京已工作多年,2014年底在家人支持下,我在舊宮購置一套二手房,90平米,總價220萬左右。想著減輕些貸款壓力,選擇了高首付、低貸款,首付160多萬,用公積金貸款60多萬,每月還4000元。兩年后,這套房已升值至500多萬。眼看著房價一路高漲,我在去年底萌發了換房打算。

今年“3·17新政”出臺前,我已準備將名下公積金貸款全部還清,也已看中豐臺西二環附近一新房,100多平米,總價1100萬,按原來首套房30%的標準,我將名下舊宮這套房賣了,拿出400萬當首付,手上預留100萬,用于每月4萬多的房款,五六年之內都是安全的。

西二環附近那個新房項目,地段擺在那,上漲幅度肯定比我現在住的房子要大。但還沒等到這項目開盤,北京就出臺了“認房又認貸”的“3·17新政”。

新政一出,我再買房,不論公積金貸款是否還清,都屬二套房,首付比例從預期的35%提高到60%。我做過好幾種方案,要么還貸壓力太大,要么換房換得不劃算,最好全家人只能放棄換房念頭,踏踏實實地住著了。

標簽: 急轉彎 樓市 中介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