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暗物質“捕手”后來居上
PandaX-Ⅲ計劃示意圖,目標是測量“氙136的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
新華社發
日前,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表了首篇科學論文,打開了暗物質觀測的新窗口。其實,在暗物質探測領域,我國不僅在空間探測上有所作為,地面探測也可圈可點——中國暗物質探測實驗“熊貓計劃”(PandaX)獲得的數據,多次成為當年世界最好結果。在位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錦屏山下,在覆蓋著2400多米巖石的極深地下,科學家們正在捕捉暗物質存在的最直接證據,不斷刷新對暗物質粒子性質的限制紀錄,為人類探索自然界奧秘貢獻中國力量。
2400米深的中國四川錦屏山山體內,中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里的大型暗物質探測器日夜運轉。
“如果把探測器中的原子比作一片樹林,暗物質粒子則是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呼嘯而過的兔子,難免有一只或幾只不長眼的家伙迎頭撞死在某棵樹下,被農夫捕獲。”上海交通大學鴻文講席教授、“熊貓計劃”(PandaX)項目負責人季向東為我們講述錦屏山深地隧道中正在進行的PandaX。
從2014年3月23日取數到今天,PandaX已連續運行三年零六個月。2016年、2017年的兩年間,PandaX發布的數據都是當年全世界最好的探測結果。“不斷地改進儀器的靈敏度,有一天我們可能會探測到暗物質。對暗物質性質的研究,將使人類認知產生一個飛躍。”季向東說,“即便有一天我們探測不到暗物質,對暗物質的研究終將刷新人類對于世界的認知。”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