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手語律師因視頻走紅 全國各地聾啞人加其微信求助咨詢

2018-04-08 14:55: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北青報:代理普通案件和聾啞人訴訟案件,有什么區別?

唐帥:如果我的當事人是聾啞人,可能我們之間的溝通成本,是和普通人溝通的兩三倍。自然手語是相對比較粗糙的,但法律上有很多名詞,字面上只相差一點點,卻對案件的定性、判刑等影響巨大。比如,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搶劫和搶奪。

為了讓他們能夠明白,我要花時間把名詞里包含的犯罪構成要素,一個一個向他們解釋清楚,讓他們在這個基礎上對法律名詞進行理解。如果遇到連自然手語都不熟悉的聾啞人,耗費的時間會更多。要花大量時間,用一個故事或者一段場景,甚至結合很多肢體語言,讓他們去理解法律名詞,讓他們去還原案件的發生過程。

出生于重慶聾啞人家庭

北青報:聽說你還做了很多普法的視頻。

唐帥:像我前面提到的,在接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聾啞人法律意識淡薄,他們意識不到風險,就會走上歧途。所以我們在做一些基本的普法工作,把要講的內容拍成視頻,既有旁白、字幕,也配有自然手語的手勢。

而且為了方便他們接受、理解,我們會把一個名詞盡量用簡單的故事講出來。比如,講龐氏騙局,就用大灰狼讓小白兔交胡蘿卜作比喻。大灰狼謊稱有一項收益巨大的投資,用后來的兔子交出來的胡蘿卜,作為前面參與的兔子的“回報”,“拆東墻補西墻”,等到吸納到足夠的胡蘿卜之后,大灰狼“卷款潛逃”,留下損失巨大的兔子群體。

北青報:這些經驗你是從什么地方獲取的?

唐帥:可能和我出生于聾啞人家庭有關。我的父母都是聾啞人,加上我父母所在的工廠有很多聾啞職工,我跟著他們學會了很多自然手語。后來,我經常往人多的景區跑,看到各地來的聾啞人,我就跟他們用手語交流,嘗試著去理解他們的手勢。

2006年,我拿到了手語翻譯資格證;2012年,通過了司法考試。在成為律師之前,我就是一名手語翻譯,可能是因為這些經驗,讓我知道聾啞人在想什么,什么樣的方式他們更容易接受。

北青報:看到你的工作,家人應該很欣慰吧?

唐帥: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我很小的時候,他們不太希望我去專門學手語,希望我回歸健全人的生活。各種機緣巧合,最終我還是做了手語律師。對我的家人來說,律師給他們的感覺是有風險的職業。但是我父母很少接觸到媒體報道,所以也不是很了解我現在做的工作,對他們我就“報喜不報憂”,讓他們生活得簡單點,不用為我擔心。

希望建立手語翻譯協會

北青報:現在微信都被“爆”了,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吧?

唐帥:去年,我的事務所里招聘了5名高校畢業的聾啞大學生。他們學習法律知識,然后用手語,包括普通手語和自然手語,通過視頻交流,給很多聾啞人解釋法律問題。這比讓律師學習手語實際得多。我也從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去總結,覺得可以建立一個獨立的手語翻譯協會。

手語翻譯協會也應該吸納這樣會使用自然手語的翻譯人才,再對他們進行法律、醫學、計算機等專業的培訓,包括專業術語的學習和解讀,讓他們傳達給有需求的聾啞人群體。而且,這樣的翻譯人才,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司法部門現在面臨的自然手語翻譯短缺、普通話手語和自然手語翻譯有“隔閡”的問題。同時,也希望手語翻譯協會能幫助制定手語翻譯行業的標準和規范。

北青報:這方面工作有進展嗎?

唐帥:我在重慶市兩會上提了建議,相關部門也給了積極的反饋。我覺得,起碼在重慶地區,可以先成立起手語翻譯協會,然后再逐步推向全國。我們國家有超過2000萬的聾啞人,我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到社會生活中,不能因為“語言”的障礙,讓他們失去這樣的機會。文/本報記者 張雅

標簽: 聾啞人 手語 律師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