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樊建川來重慶,在24個防空洞打造8個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群落,別有洞天
他是一個傳奇:下過鄉、當過兵、任過教、做過官,還上過中國富豪排行榜……2003年,他拍賣購地,在四川安仁打造建川博物館。
建博物館15年,樊建川從“億萬富翁”變成了“撿破爛”的“負翁”,還成為了在火車站光腳席地而坐的“網紅”。
現在,他來重慶了,做什么呢?在防空洞里建博物館!
他,就是61歲的樊建川。
樊建川來重慶了,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周都要來一次。
軍工建設裝備。 本報記者 雷鍵 攝
2017年7月,他與九龍坡區政府合作,共同建造抗戰兵工遺址·重慶建川博物館群落,在24個防空洞里打造8個博物館,其中就有全國首個洞穴抗戰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群落預計將在今年夏天開館。
對這“瘋狂”的舉動,樊建川自己評價:這是在拼命。
千載難逢 覺得是機會,卻又糾結近一年
1月21日,雨過天晴,重慶建川博物館工地有些泥濘。
在工地一個角落,樊建川正和工人們溝通施工細節。“那個地方要拆了,不然不安全。”樊建川指著防空洞上方的一堵墻說。
每次到工地,樊建川都會發現新的問題,然后當機立斷地解決。
過去的半年多時間,樊建川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建設重慶建川博物館上。但是在這之前,要不要在重慶建博物館,他糾結了近一年。
2016年,九龍坡區政府計劃依托九龍坡區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兵工署第一兵工廠舊址,打造重慶首個抗戰兵工主題博物館。
打造中的博物館街區。
2016年6月,九龍坡區政府開始與樊建川接觸,商討相關事宜。
在重慶建建川博物館,樊建川意識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然而,他的這股熱情很快就熄滅了一大半。
博物館的選址,是一個防空洞。
“第一次見到這些洞子,心都涼了。”樊建川拿出手機給記者看去年夏天在工地現場拍的照片,防空洞外堆滿了垃圾。
“在防空洞里建博物館,好多人笑我‘想得出來’。”樊建川坦言,在如此大面積的防空洞里建博物館,國內還沒有先例。即便有著15年建博物館的經驗,樊建川還是猶豫了。
當機立斷 重慶的抗戰文化,需要這個館
讓樊建川猶豫不定的,除了防空洞的現狀,還有一個問題:在重慶建博物館,大家會花錢來看嗎?
樊建川說,做博物館不為賺錢,但要保證開門運行,市場評估還是必須的。博物館的員工工資、水電費等開銷,都要靠門票收入來支撐。
樊建川算了一筆賬,在四川安仁的建川博物館門票是60元一張,只要平均每天有2000人次的游客,就可維持博物館聚落的運營。
防空洞博物館內的“船頭”裝飾。
這樣測算下來,如果重慶的建川博物館有8個館,每個館的門票定價要在5元左右,才能維持博物館的運營。
“8個館一共收40元門票,你們會來看嗎?”那段時間,樊建川逢人便問。
他還在自己的微博上征集網友意見。他想知道,重慶人是愿意花40元去吃火鍋、喝夜啤酒,還是來看博物館?
樊建川發現,雖然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但是更多的人還是非常期待他在重慶開博物館。
他也意識到,重慶有著豐富的抗戰文化,需要這樣一個博物館。
“我不去建,也會有別人去,我當然要先人一步。”于是,糾結了近一年后,樊建川做了決定:要在重慶的24個防空洞里打造8個陳列館。
抗戰兵工遺址·重慶建川博物館。
別有洞天 保證藏品不受潮,里面名堂多
為了在重慶建博物館,已成為“負翁”的樊建川,又借款5000萬元。
他說,在常規樓房里,只要給他4個月時間就能把8個館布置好。但是在防空洞,不僅時間多出了一倍,花費也多了一倍多。
同時,當樊建川全情投入到重慶建川博物館的建設中時,他很快發現,問題遠比他預想的多。
除了防空洞的潮濕、缺氧等預想到的問題外,還要經常處理防空洞落石、塌陷等突發問題。
“拼命也要把事情推起走!”除了博物館的設計規劃由樊建川親自拍板,工地現場的問題怎么解決,也都是他一人說了算。“時間不等人,我沒時間商量這么多。”樊建川說,只有這樣,博物館的建設才跟得上節奏。
為了讓防空洞變身博物館,樊建川想了很多辦法:防空洞頂部設有加固的安全設施,頂部除了刷上多層混凝土灰漿外,還用雙層鋼絲網加固,以免落石。
除濕排污是最大的問題之一。樊建川發現,這些防空洞的空氣濕度大多在90%以上,而博物館的空氣濕度必須控制在60%以下,才能保證文物藏品不受潮。因此,每個防空洞都安裝了通風除濕和排污管道。
重慶建川博物館在哪里?
建川博物館的大門就在謝家灣正街,謝家灣金茂小學旁。大門設計為傳統四方口門洞式樣,故意做舊的外立面鋼板,讓大門顯得更加醒目。門上方的“重慶建川博物館”幾個大字,是館長樊建川所寫。
重慶建川博物館正在抓緊建設,預計將在今年夏天開館。重慶建川博物館有什么看點?記者帶你提前打探。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