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鑫向記者展示《藥師經變》壁畫在廣勝寺內墻壁上的數字影像。 楊杰英 攝
從2010年開始,閆鑫開始進入旅游行業,遍訪山西古建寺廟,研究各種文物,還被評為“山西最美導游”。閆鑫告訴記者,自己幾乎每個月都會去洪洞廣勝寺,每次去想著壁畫流失海外,寺內徒留空壁,內心充滿惆悵。
“我一直都在關注流失海外文物回歸的問題,中國古代寺觀中的雕塑和壁畫都是在特定的時間,為了特定的環境而創作的,有著明確的歷史和地理屬性,一旦遷離原址,受損失的不僅是自身的藝術價值,很多文化信息也許就此湮滅。所以,我一直在籌劃如何讓流失近百年的壁畫精品在它原本的位置上重放異彩,讓更多人欣賞它的美、研究它的價值。”閆鑫說,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將這些瑰寶帶“回”來,喚起更多人對文物的保護意識,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11月13日,閆鑫在洪洞縣當地文物管理部門及廣勝寺景區的支持下,用高清掃描投影的方式,將壁畫原比例的影像投射在廣勝寺下寺的墻壁上。“我走遍了太原市,找到最好的投影儀,去廣勝寺內調試了三次設備,效果非常好。讓壁畫以這樣的方式‘回家’,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很激動。畢竟能夠實現回歸,非常不易。”
閆鑫介紹說,許多流失海外的壁畫明確其出自山西哪個具體的寺廟,但可惜的是,寺廟建筑本身早已不復存在,所以“回歸”原址更不可能實現。
廣勝寺塔是全國19座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 資料圖 攝
“我們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將壁畫影像展示對公眾開放。”閆鑫告訴記者,他會將投影儀等設備長期留在廣勝寺內,讓更多人去實地感受《藥師經變》“回歸”后的盛況。
山西省境內寺觀壁畫遺存數量達23000多平方米,分散在全省各地的道觀、寺廟中,占全國寺觀壁畫遺存的70%以上,尤其是元代以前的壁畫,更是占全國寺觀壁畫遺存的90%以上。
廣勝寺等一大批晉南寺觀壁畫作品,反映出元代以著名畫師朱好古為首的襄陵畫派的高超水平。這是中國寺觀壁畫發展以來的最后一個高峰,是中國美術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宗教藝術品。在軍閥割據時代,部分精美的晉南寺觀壁畫被生生割裂剝離墻面,繼而顛沛流離散失海外。
如今,中國官方和民間一直在推動流失文物的回歸,并積極探索文物“回歸”的形式,亦有部分文物以捐贈等形式回歸。“不論以何種形式回歸,我們都會去推動,也會為之努力。如果條件成熟,我們也會以科技的方式來推動越來越多文物的‘回歸’。”閆鑫如是說。(楊杰英)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